终极牌照就位,烽火重燃!三大运营商谁会笑到最后?

继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后,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资质,卫星通信也进入了“三国杀”时代。

牌照落地 太空争夺战开启

当前,三大运营商均拿到了卫星业务的“入场券”,后续也将依法有序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像是应急通信、海事通信等卫星应用都能安排上了。这场围绕“天地一张网”的较量,到底谁更有胜算?

电信卫星赛道的“老玩家”

说到卫星业务,中国电信可是卫星通信赛道的“老玩家”。两年前,在全球范围内电信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现在,这份“先发优势”已经成为成实打实的业绩。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中国电信卫星业务收入同比涨了20.5%,天通卫星用户规模近300万,终端设备累计卖了超2300万台。

以前,由于卫星通信成本高、设备笨重,卫星市场是“小众”赛道。现在想买台能连卫星的手机,也不是啥新鲜事了。

中国电信拉上华为、荣耀、小米、OPPO等主流手机品牌,推出了30款支持卫星功能的机型,从华为Mate 60 Pro这样的旗舰机,到中端机型都支持卫星电话、短信功能。在2025年2月,电信还和小米、钉钉一起搞了个“大突破”,在小米15 Ultra 上实现了卫星传图片

同时,用卫星通信服务,不换卡、不换号便能办理。前不久,中国电信在四川雅安推出的全场景方案解决了“用卫星要换设备”的麻烦,地面没信号时,手机会自动切到卫星模式,它还拿到了国际码号资源,成为国内首个有(882)52 和(901)09 这两个国际码号的电信企业。

此外,电信还把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卖到了老挝,这也是中国卫星通信首次进入东南亚市场。

不过“老玩家”也有新烦恼,用户基数大了,怎么满足不同需求?比如普通用户要的是“应急能用”,远洋渔民要的是“稳定传数据”,政府部门要的是“极端环境不中断”,后续怎么把这些需求拆解开做精细化服务,是电信未来需要用心琢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移动亮出“王牌”

中国移动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地面用户群和资金实力。虽然入局稍晚,但移动在天地一体化技术上的实力不容小觑。它的“王牌”是“北斗+天通”组合,早在拿牌照前,就已在全国推出北斗短信服务,现在加上天通卫星的许可,直接迈入“双星商业化运营”阶段。

同时,中国移动还赢在“看得远”。它从技术研究到人才培养,把天地一体通信的“全链条”都铺好了,牵头制定3GPP、ITU这些国际组织的标准,搞出了业界首创的“星地深度融合组网(STCN)” 技术,还发射了两颗验证卫星——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还有首颗5G-A NTN再生技术验证星,成功完成在轨验证。

业务落地方面,中国移动也没含糊,联合中国时空拓展北斗短信的终端生态。不过也有短板,用户规模和终端覆盖暂时跟不上中国电信,未来怎么把技术优势转化成普通人能感知的“好用”,是中国移动接下来要补的课。

联通“快准狠”跟进

中国联通在这场“太空之战”的较量中,下的是“快打快收”的棋局。9月8日刚拿到工信部的许可,立马就上线了“联通卫星”业务,动作迅速。

联通卫星业务每月10元,包含2分钟国内主被叫通话,在卫星通信还没完全普及的阶段,联通的卫星业务也比较容易吸引经常去偏远地区的自驾族、户外爱好者。

但中国联通的短板也比较明显,起步晚。中国电信已积累近300万天通卫星用户,中国移动有技术储备,接下来联通能不能快速补全这些“短板”,决定了它能不能在这场竞争里站稳脚。

到2030年,在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的共同努力下,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将规模应用,一个全新的通信时代正在到来。长期来看,真正的赢家可能是那些能够率先实现卫星通信与5G/6G深度融合的企业,三大运营商的博弈正从地面走向太空,至于 “谁是赢家”,或许没有唯一答案。

因为这场竞争最大的受益者,最终将会是我们——地面+卫星,再无信号盲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科技   牌照   烽火   运营商   中国电信   卫星通信   业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电信   终端   赛道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