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信奉“狼性文化”的企业界,参半创始人尹阔绝对算得上是个另类。
有人说他是“躺平式创业”,也有人管他叫“佛系创业者”——
他从不为难自己,不内卷、不内耗,别的老板强调坚持就是胜利,他却总把“永远激情满满、永远随时放弃”挂在嘴边。
● 尹阔
公司账上资金见底的那天,高管们愁眉不展,尹阔却依然吃得饱、睡得香:“公司又没倒闭,有啥可愁的,这不挺好的嘛!”
他认为如果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想办法调整自己;实在调整不了,那就拉倒,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较劲呢?
“大多数老板喜欢关注宏大的世界,今天研究股市,明天关注金价,后天又去看国际贸易、投资动态……到最后平添了许多烦恼,也没能让自己成长多少。多关注关注生活,关心一下自己的货怎么卖,不是更好吗?”
抱着这种想法,尹阔主打一个“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悖于传统的“躺平式”创业者,在过去的一年里,靠卖牙膏创下了20亿元营收,拿下了全国线上牙膏市场11%的份额,斩获冠军。
● 参半牙膏产品。图片来源:参半官网
而在线下市场,他的牙膏也挤进了行业第七、本土第四,份额和销售额增速分别达到184%和291%,在中国十大牙膏品牌中断层领先。
要知道,牙膏领域早已杀成了一片红海,国际国内的日化巨头们争相占领着千家万户的洗漱台,品牌竞争白热化,卷得不能再卷。
而尹阔的参半牙膏2018年才成立,与巨头们相比,大概连“小学生”都算不上。
● 参半用7年走完别人几十年、上百年的路
那么,尹阔是如何从巨头环伺中杀出一条路的?
他松弛的商业逻辑背后,其实暗藏着80后草根创业者的生存智慧:“该拉倒就拉倒,但拉倒不是认输,而是及时止损,一旦瞄准机会,就一鼓作气全部‘梭哈’。”
很少有人能在公司里撞见尹阔,因为一年到头,他有300多天都在全国各地跑市场。
他没有助理,经常打个摩的就出发,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的小县城、小乡镇,甚至农村的小卖部。
他喜欢跟当地人侃大山、吃路边摊,朋友圈里有菜市场卖鸡的、卖鱼的,有搬家公司的,还有夜市里卖炒粉的,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他说:“外界总喜欢把我塑造得很苦,其实我真的很快乐。”
● 尹阔
严格来说,尹阔并没有赶上时代的红利。
他出生于1989年,那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生儿最多的几个年份之一,同龄人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他上到高中就辍学了,为了赚钱,独自离开老家安徽灵璧,跑到广东东莞打工。
他在工厂当过流水线工人,在西餐厅当过帮厨,后来又成了一名销售,跑遍了珠三角一带。
就这样干了几年,在日复一日地摸爬滚打中,他慢慢积累起对市场的认知,开始琢磨着更广阔的可能。
2011年,尹阔带着几年来攒下的积蓄,来到深圳。
他和朋友租了间60平方米的出租屋,开了家小公司,专门做智能手环一类的硬件业务。
公司初创阶段,条件艰苦,他们招到的第一个员工,甚至需要自己带着台式电脑来办公。
深圳的夏天气候湿热,他们吹着风扇降温,赶上哪天气温实在太高热得受不了,就去麦当劳、肯德基蹭空调。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渐渐搭建起自己的供应链网络,把产品卖向全国,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同类电子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的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尹阔没有选择在这一领域死磕,他退出公司,独自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2015年11月,尹阔创立深圳小阔科技有限公司,做电动牙刷。
● 小阔科技旗下的电动牙刷
那时的电动牙刷正处于爆发增长期,整个行业欣欣向荣。与传统牙刷相比,电动牙刷方便省力、模式多样,且具有科技感,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尝鲜。
不过,随着热度提升,许多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电动牙刷的高频震动,可能对已有的牙齿损伤或牙龈疾病造成额外刺激,而国人的牙齿健康率普遍不高,所以很多人新鲜感过后,最终还是回归了传统牙刷。
这就导致电动牙刷是个复购率很低的品类。
并且,电动牙刷单价高,备货成本也高,尹阔的产品虽然卖得不错,但几乎每天都被资金所困。
账上资金最宽裕的时候也没超过300万元,备完货几乎剩不下几个钱,公司几次因资金问题险些倒闭。
于是在权衡之后,尹阔再一次选择了“撤退”,他放弃电动牙刷,决定从提升国人口腔健康入手,制造牙膏。
在很多人看来,造牙膏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牙膏行业品牌林立,一众国际巨头和老牌国货占据着大部分市场。按尹阔的话讲,这些品牌有着几十年的沉淀,光是名字摆在那里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小阔科技既没资本,又没名气,拿什么跟巨头们竞争?
面对公司内部的质疑,尹阔用一句话做出了回答:因为没钱,所以我们要造高端牙膏。
没钱却要冲击高端市场?尹阔的逻辑一度让公司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他解释道,如今的牙膏行业已经杀成了一片血海,如果去抢老牌牙膏的市场,即使你的产品做得再好也不行。
因为光有产品力是不够的,你还要有极强的渠道能力、充足的资金、以及充沛的人员组织架构。
这几点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是很难兼具的,往往产品还没形成口碑,公司就先死掉了。
● 图片来源:2025年牙膏品类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所以尹阔的逻辑,就是避开巨头们的锋芒,先做小众群体的高端市场,再往中低端市场下沉。
在他看来,牙膏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几大头部品牌的位置几乎没有人撼动过,这种一成不变的情况,导致整个行业的创新力其实是相对较差的。
而随着90后、0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口腔护理开始向精致化发展,这一代消费者不仅追求清洁、防护等核心功能,同样关注产品的感官体验和情绪价值,如口感、味觉、个性化设计等。
于是在2018年3月,尹阔正式推出参半牙膏,意为“一半手工、一半科技”,专攻高端口腔护理。
● 参半的第一款牙膏产品,被称为“最不像牙膏的牙膏”
单支售价68元,将燕窝、鱼子酱、虫草中的名贵提取物一股脑往里加,主打滋养口腔的概念,堆料非常生猛;并用植物纤维替代化工胶,膏体接触起来更像护肤品,产生的泡沫也更加细腻。
这款牙膏推向市场后,效果竟出奇得好,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到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种草,2个月大卖7万多支,销售额近600万元。
紧接着,尹阔乘胜追击,推出益生菌漱口水。
● 2020年,尹阔推出的益生菌漱口水
与当时市面上大部分漱口水的“医药感”不同,尹阔抓住漱口水的社交属性,带领团队开发出更适合年轻人多频次使用、高颜值、便携的产品。
为了打开知名度,他采取了近乎“梭哈”的策略,公司每到账一笔钱,几乎都会在一个月内砸向各大社交平台,大范围做推广。
精准的定位和流量推广,让参半漱口水大获成功,产品上线80天,销售额便突破了1亿元,速度之快,震惊业内。
谈到为何能在短时间取得如此高的业绩,尹阔说:“我们主要是抓住了年轻人的喜好和渠道的变革。”
尹阔的流量打法,始终被外界唱衰和诟病。
对此,尹阔认为,流量没有原罪,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它。
“就像20年前,央视是最大的流量,在央视投放一个广告可以铺满全国,只要你的供应链跟得上,基本就能赢得市场了;而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社交平台将流量分化,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有渠道去挑战巨头,并从巨头们手中拿到份额。”
流量无所谓对错,任何时代其实都有流量,不同的只是载体形式。
● 参半拥有众多明星品牌形象代言人。图片来源:参半官网
自媒体时代的流量更加贴近大众,这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同时也在倒逼传统品牌跳出舒适圈,积极应对创新和挑战,促进行业的正向发展。
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后,尹阔并没有专注于此,在他看来,高端市场利于打开知名度,但参半要想做大,必须要面向更广阔的大众市场。
于是,他拓展牙膏品类,推出中低端牙膏,价格定在9.9元左右。
● 参半9.9元低价牙膏。图片来源:微博@参半口腔
为了布局线下市场,他跑遍全国各地,深入了解各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习惯。
有人劝他,这些事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去做。他却说:“决策离不开脚底板沾泥,坐办公室算不明白小账。”
● 参半“全家福”。图片来源:参半官网
截至目前,参半已在全国建立了近百万个线下销售网点,从永辉、华润、大润发、胖东来等大型连锁商超,到村头的小卖部,几乎都能看到参半的影子。
2023年,尹阔提出“五洲二十国”战略,开始系统性地进军全球市场,希望将参半打造成比肩国际品牌的日化消费企业。
目前其产品已覆盖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每年2-3倍的规模快速增长。
先攻占高端市场,再下沉中低端市场,进而立足国内、辐射全球——这套策略,让参半在牙膏的红海中成功撕开了一道缺口,也成了尹阔敢于抗衡国际巨头的杀手锏。
● 参半已在全国建立了近百万个线下销售网点
尹阔常把自己称作“产品经理型”的老板,公司每款产品从研发立项到包装设计,他都全程参与。
为了测试产品效果,他的办公室长期备着苏打饼干,有时候一天要刷十几次牙。
但他乐此不疲。
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未来全世界最好的牙膏,一定出自中国。
“中国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品质的生产工艺体系,在这些条件的加持下,中国一定会诞生伟大的公司。”
他坚信,未来全球口腔领域的标杆产品,必将烙上中国制造的印记。而参半,不惧做这条创新之路的开拓者。文/牧龙闲人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