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产地煤价分化明显
1. 区域性涨跌互现
陕蒙地区:部分煤矿试探性提价5-10元/吨,如升富煤矿煤泥单日累计上涨20元,反映局部供应趋紧或成本支撑。
神木等地:神木鑫轮、海湾三号井等煤矿原煤下调10元,需求疲软导致降价促销,市场交投冷清。
2. 减产保价与竞拍流标
月底部分矿井主动减产以稳定价格,但下游仅小单刚需补库,贸易商观望情绪浓厚,矿方挺价动力不足,市场陷入僵持。
竞拍流标频现,显示买方对高价煤接受度低,供需矛盾突出。
二、港口库存高压,价格承压下行
1. 北方港口累库持续
北方三港库存达2932万吨高位,秦港5500大卡煤价跌至663元/吨(日降2元),下游压价明显,低硫煤成交价670元/吨。
大秦线检修推迟至27日:原计划检修推迟进一步加剧港口累库压力,贸易商抛货避险,市场看空情绪主导。
2. 江内港口同步走弱
江内港口5000大卡报价634元/吨,随北方市场同步回调,区域联动性显著。
三、进口煤价格优势分化
| 煤种 | 价格(华南到岸价) | 较内贸煤价差| 市场影响 |
| 印尼3800大卡 | 457元/吨 | -6元/吨| 价格倒挂抑制进口需求 |
| 澳洲5500大卡 | 692元/吨 | +11元/吨 | 性价比优势或推动采购转向进口 |
| 印度东海岸5500大卡 | 723元/吨(美元折算)| +20元/吨 | 国际煤价高企削弱竞争力 |
| 欧洲6000大卡 | 801元/吨(美元折算)| +2元/吨 | 内外价差缩小,进口动力不足 |四、核心影响因素
1. 供需失衡:主产地减产保价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供需双弱。
2. 库存压力:港口高库存叠加大秦线检修延迟,加剧抛售情绪。
3. 进口替代:澳洲煤价格优势或分流部分国内需求,但印尼煤倒挂限制进口增量。
4. 市场情绪:贸易商避险抛货与下游压价形成负反馈,短期难见反弹动力。
五、短期市场展望
主产地:价格僵持延续,局部或继续试探性调价,但需求支撑不足。
港口:弱稳格局主导,若大秦线检修后运输恢复缓慢,库存压力或边际缓解。
进口煤:澳洲煤或阶段性补充华南需求,但高卡煤国际价格压力仍存。
风险点:关注政策调控(如保供稳价)、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及极端天气对需求的影响。
结论:
当前市场处于“高库存+弱需求”的博弈阶段,短期价格难改弱势,建议下游企业按需采购,贸易商谨慎操作规避风险。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