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都扔掉的卷毛假发,香港的遗老遗少还要继续捧着?

近日,有这么一则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英国律师公会决议:刑事法庭中,如果觉得不舒服或不实用,就不需要佩戴,结束了近350年的法律传统。

英国律师的卷毛假发这一传统,说起来也是颇有历史了。

在17世纪,尤其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佩戴假发(Periwig)是欧洲上流社会男士的时尚标志。这种风尚很快传到了英国,并在查理二世复辟后(1660年)在英国宫廷和贵族中流行开来。

假发在当时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一顶制作精良的假发价格不菲,使用人的头发或马鬃制成,体积庞大且带有大量卷曲。据说一顶优质的长假发售价高达三千多美元,短款假发也要六百美元。

因此律师、法官、政府官员等作为社会精英阶层,自然也追随了这一时尚潮流。他们通过佩戴假发来彰显自己的专业地位和社会权威。

不过进入到现代社会后,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法庭开始摒弃戴假发的传统,原因就是针对白种人头发所设计的假发,戴在黑人律师头上显得可笑,且在21世纪按17世纪那样打扮更是荒谬。

记住这句话:在21世纪按17世纪那样打扮更是荒谬!

然而,比这更荒谬的是,中国香港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这种充满浓浓的殖民统治色彩的外国传统。

当年的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司法界延续这种习惯并不显得突兀,毕竟当时香港作为殖民地,许多方面都在模仿英国的生活方式,司法界的假发便是其中之一。

可香港已经回归29年,连英国都扔掉的卷毛假发,香港大壮们继续自我陶醉,捧上了天,美名其曰:仪式感就是公信力!

不得不说,真的是可笑之极!

现在的香港就如同当年的大清遗民。就算大清都亡了,也舍不得剪掉自己脑后的小辫,沉溺于当年的繁华盛世,畅想回到虚无缥缈的过去。

现在的他们,犹如井底之网,内心纠结却仍然不愿睁开眼睛看这瞬息万变的新世界。

这帮大清的遗老遗少们,一定是故意遗忘了这顶卷毛假发的起源。

大约在17世纪末,欧洲贵族间兴起戴假发的风潮,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当时卫生条件欠佳,长头虱是普遍现象,剃光头后戴上假发反而更卫生;其二,梅毒在当时流行,患病会导致脱发,戴假发便成了遮掩脱发的手段。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掩盖秃头而戴假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也纷纷效仿,假发由此成为身份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时尚   英国   假发   香港   路易   世纪   司法界   荒谬   传统   律师   国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