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石出生在1894年的福建福州,早年家境一般,但脑子活络,从小就对军校感兴趣。1914年考进福建陆军小学堂,成绩拔尖,四年后直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那时候的保定军校,学生多是热血青年,吴石在里面算得上学霸,战术课上他的方案常常被教官拿来当范本发给大家。
毕业后,他直接投身北伐,1927年南昌起义那场仗,他跟陈诚的关系就这么铁了。那次陈诚病倒,吴石帮了大忙,两人从此结下生死交情。吴石后来在国民党军中爬升,抗战时期负责情报,升到国防部高参,1945年胜利后继续干,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他被蒋介石点名调到台湾,当上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
表面上看,吴石是国民党忠心耿耿的将领,但实际上,他早在1930年代就秘密转向中共那边。起因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太乱,他看不下去,加上对国家未来的判断,渐渐成了中共的“密使一号”。这身份不是随便给的,他手握军事情报,1949年8月从福州飞台湾时,带上了老婆王碧奎和两个小的,吴学成16岁,吴健成才7岁。大儿子吴韶成和大女儿吴兰成留在了大陆,由老友何遂照顾。这一步走得险,王碧奎当时不明就里,只觉得丈夫工作调动,但吴石心里清楚,台湾是龙潭虎穴,白色恐怖一触即发,他得为家人留条后路。
到了台湾,他表面处理军务,暗地里传递《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和兵力部署等情报,总共500箱机密档案,这些东西对解放军登陆台湾至关重要。可潜伏就意味着随时暴露,吴石知道,抓到他,全家都得遭殃。
王碧奎比吴石小几岁,1906年生,嫁给他后就是个典型的军嫂,跟着辗转各地,操持家务带孩子。1949年全家到台湾,住进国防部分配的宅子,她忙着安顿生活,没想到半年后就天翻地覆。吴石的使命不是儿戏,他不是冲动型,而是算盘打得精,从保定军校起就养成细致作风。
国民党内部,黄埔系、CC系、桂系搅成一锅粥,他夹在中间,早年受排挤,还是陈诚帮他说话。这层关系,后来成了救命稻草。吴石赴台后,很快跟岛上中共组织接头,发展情报网,但蔡孝乾等人的失联,让他嗅到危机。
1950年1月,蔡孝乾被捕叛变,这家伙供出吴石的代号,保密局毛人凤拿到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吴次长”。吴石的布局,就从这个节点开始拉开,他没慌张,而是用三个月时间,一步步为王碧奎和孩子筑墙。

吴石的布局,从1950年1月蔡孝乾失踪的消息传开,就正式启动。那时候台北还下着冬雨,他从副官李忠那儿得到风声,立刻调整节奏。先是销毁证据,这一步最关键。他把所有联络单据、暗码手札和藏微缩胶卷的钢笔,全都烧了。
保密局搜家时,什么都没翻出来,王碧奎后来审讯,法官翻遍家书和纸张,也找不到把柄。这不是临时抱佛脚,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关门点火盆,一件件处理干净。烧东西的同时,他开始教王碧奎怎么应对盘问。
吴石故意写家书,内容全是“别管我工作,在家带孩子就好”,还强调夫妻间常为家事吵架。王碧奎不明所以,但记住了这些话。审讯时,她就按着说:丈夫公事从不提,她连办公室位置都不知道,前阵子还为他不顾家红过脸。加上家书为证,法官没法深挖。
下一步是求援陈诚。这两人交情深,1927年南昌起义,吴石背着高烧的陈诚跑三里路,还拆棉袄裹他。陈诚记一辈子,后来吴石在军中受挤兑,都是陈诚帮腔。
1950年1月底,吴石绕远路去陈诚官邸,端酒低声托付:部里树敌多,万一出事,妻儿无依,求看旧谊照应。陈诚没多问,只拍手说放心。这话不轻,吴石攥杯的手才松开。
事后,他把陈诚电话纸条塞给李忠,嘱咐出事时让王碧奎打这个号,提南昌旧情。李忠是副官,忠心耿耿,成了中间人。吴石还把钱和纸条包好,藏在家里显眼处,确保王碧奎手边有。

这些准备,看似零散,其实连成一片。吴石知道,保密局谷正文那帮人,抓人后爱从家属下手,王碧奎热心肠,曾帮蔡孝乾小姨子马雯娟办回大陆手续,这事被供出,就成把柄。但吴石早一步堵死:证据烧了,口供教了,人情拉了。2月6日,蔡孝乾正式叛变,供出更多细节,吴石察觉不对,加快步伐。2月中,他再叮嘱李忠盯着点,3月1日清早,保密局破门而入,枪顶胸口抓他走。两天后,王碧奎也被捕,本来判九年,可陈诚批案卷“妇人无知,受夫牵连,若严惩恐失人心”,还找蒋介石说吴石有罪,家眷无辜,杀之反显不大度。蒋介石默许,刑期减到七个月。

吴石被捕后,保密局下手狠,电刑、鞭打、灌辣椒水,一套齐上。他一只眼被打瞎,右腿骨折,疼得晕过去好几回,醒来还是那句:所有事我一人担,跟家人无关,要杀冲我来。
谷正文想从他嘴里撬王碧奎的口供,吴石死咬不放,甚至编夫妻不和,断了特务的念头。王碧奎审讯时,哭着递家书,法官见无实证,加上陈诚干预,没深究。她判九年,本是陪葬命,可吴石的坚持和陈诚的批注,成了转机。
1950年6月10日,吴石在台北马场町枪决,临走托人带话:好好活着,把孩子带大。绝笔诗写在牢房纸上,字歪了点,但丹心毕现。
王碧奎出狱是10月,李忠开车接,递陈诚的信封,里面生活费和字条:找地方安顿,孩子我安排。她进纺织厂上班,机器日夜响,双手起茧。两个孩子更惨,吴学成16岁辍学打工,卖针线补贴家用;吴健成7岁,改名陈明德,进教会学校,学费每月有人寄,校服提前备好。这些,全是吴石三个月前铺的路。陈诚没忘旧谊,私下协调保密局,减监控,让王碧奎能正常工作。吴石的女儿吴学成后来回忆,娘仨挤小屋,日子苦,但总有陌生人送米布,不露痕迹。
国民党白色恐怖,抓间谍家属是常态,吴石案牵出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多名同志,全枪决了。王碧奎活下来,不是她运气好,而是吴石用命换的。他狱中受刑,不为减自己罪,只为不连累家人。

王碧奎出狱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纺织厂工时长,工资勉强够吃。吴学成早当家,摆摊缝衣;吴健成上学争气,1960年代考上台湾大学,1973年拿美国南加州大学奖学金。1977年,吴健成接母亲去美国定居,1980年王碧奎移美洛杉矶。1981年12月,她终于见大陆儿女吴韶成和吴兰成,一家四姐弟抱头痛哭,隔了32年。大陆那边,吴韶成夫妇早年因家世受歧视,但周恩来、叶剑英过问,1973年吴石追认革命烈士,正名了。
1993年,王碧奎在洛杉矶去世,享年87岁。次年清明,儿女捧她和吴石骨灰,回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合葬。墓碑刻“丹心在兹,与山河同”,简简单单。吴石骨灰本在台北龙山寺暂厝44年,吴荫等旧部冒死领回,没人敢提。2000年台湾国防部档案解密,吴家人才知全貌:陈诚每月送200元台币,副官李忠盯着孩子入学,全是吴石布局余波。

这结局接地气,王碧奎不是传奇女侠,就是普通女人,靠丈夫的细算和自己的韧劲,熬过苦日子。吴石的布局,不是天衣无缝,而是男人对家的那点执拗:知道自己要走绝路,还得给后人留条缝。国民党退台后,白色恐怖杀了几千人,吴石案是典型,可他用旧谊和证据,保住一家。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