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则新闻如晴天霹雳般震撼——“安世半导体恢复供货:仅限中国客户,全用人民币交易”。阳光洒在桌角的财经日历上,10月25日这个特殊日子被我标记,荷兰“接管”安世总部的第25天,这场看似激烈的博弈,却以中国企业亮出“人民币结算”这张底牌告终。
安世中国发布的《致客户信》短短三百字,却蕴含着千钧之力。“即日起恢复国内分销商供货,所有订单须以人民币结算,拒绝美元、欧元等外币。”这背后的底气,源于19天前的“技术性断供”。9月30日,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总部股权,停掉中方委派的CEO,试图通过控制总部掌控全球供应链。然而,安世超过80%的产能在中国——东莞工厂的封装线、上海的研发中心、广东的原材料基地,这才是其真正的“芯片命脉”。断供19天后,全球车企陷入恐慌,而国内车企却早已收到安世中国的“保供承诺”,这种“冰火两重天”,让荷兰的“控制权”成为笑柄。
与做汽车电子的朋友老周通电话,他感叹道:“以前买安世的芯片,需换美元,汇率波动一次即亏损数万。现在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省去汇兑成本,交期还缩短了两周。”老周的公司刚签了三年长单,特意加入“人民币定价锁定”条款,“欧洲供应商现在比我们还急,大众都成立‘中国芯片采购小组’,主动要求走人民币流程,从中国港口直接提货,绕开荷兰中转。”
下午查阅资料,发现这场博弈远不止“保供”那么简单。安世中国的人民币结算要求还延伸至下游产业链,分销商必须用人民币与车企交易,相当于在半导体领域打通了“人民币支付闭环”。想起之前看到的SWIFT数据,2025年8月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才.93%,但全口径统计已接近5%,稳居第三。安世的这步棋,直接让人民币渗透进高科技产品贸易,过去半导体交易几乎被美元垄断,这次突破就像在美元壁垒上敲开了一道裂缝。更妙的是“稀土牌”的配合,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在安世恢复供货当天放出减产风声,全球90%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产自中国,没有它,ASML的光刻机就是废铁。果不其然,欧盟紧急召开半导体供应链会议,荷兰经济大臣还想打电话协商,结果中方一句“先还股权再谈”,直接挂断——现在的主动权,早不在荷兰那边了。
傍晚看国际评论,《华尔街日报》的分析颇为酸溜溜:“中国用人民币结算绑定芯片供应,正在瓦解美元在科技领域的霸权。”可他们没提,是谁先破坏规则?荷兰绕过董事会冻结股权,施压搞技术封锁,这些“政治干预商业”的操作,才让中国不得不亮出底牌。想起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说的话:“我们80%的产能在中国,守稳中国业务,就守住了主动权。”安世中国不仅恢复了供货,还公开否认荷兰总部的管理权限,宣布“员工工资自主发放,不受境外指令约束”,这种“去中心化”运作,彻底打破了荷兰的幻想。
睡前刷到ASML的股价新闻:安世恢复供货消息一出,ASML股价十分钟跌了10%,市值蒸发200亿欧元。原来国内客户取消了原本排队的DUV光刻机谈判,这算是给荷兰的又一记警告。窗外夜色渐浓,我突然明白,这场芯片博弈的胜利,不仅是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产业链韧性和货币自信的胜利。从“断供反制”到“人民币结算”,中国每一步都精准击中对方要害——你要抢控制权,我就控产能;你要美元垄断,我就推人民币结算;你要技术封锁,我就用稀土反制。
躺在床上,想起老周说的一句话:“以前我们怕被卡脖子,现在才发现,我们自己就是供应链的‘脖子’。”安世事件或许会成为一个转折点,让更多国家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搞单边制裁、政治干预,最终只会反噬自身。而中国,正用实力证明,规则不该只由西方制定,公平的贸易和货币体系,才是未来的方向。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