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文创盛宴开席!“黄小西吃晚饭”引爆酒旅融合新场景

执笔 | 洪大大

编辑 | 骆 言


当贵州的奇山秀水与茅台的醇香文化相融,一场充满地域文化的文创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8月19日晚,“多彩贵州 醉美茅台”贵州茅台酒(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会举办,活动以安顺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主会场)、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六大核心景区为舞台,打造了一场“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品牌文创”深度融合的行业标杆活动。



这这场打破传统发布会场景限制的创新实践,不仅让茅台文创产品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更为白酒行业文创开发与品牌传播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文旅融合成为消费趋势的当下,茅台此次联动发布会的背后,既蕴含着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也彰显着头部品牌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定力。


01

品一口“烟火黔味”

解码茅台的文化新表达


“黄小西吃晚饭” 并非凭空而生的创意IP,其名称源自贵州六大标志性景点,安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是经贵州文旅官方认证的旅游文化符号。


茅台以同名文创系列产品呼应六大景区,让这场发布会不仅成为文创新品的亮相窗口,更化身贵州文旅宣传的重要载体。



不不同于常规发布会局限于室内场馆的沉闷模式,茅台此次将 “黄小西吃晚饭” 系列的亮相舞台,直接嵌入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中,以 “一主会场+五分会场” 同步联动的形式,构建起沉浸式文化体验场域。


身处主会场西江千户苗寨,当晚便被璀璨灯火与苗族风情包裹。活动现场以苗族传统吊脚楼为背景,融入芦笙舞、银饰秀等民俗表演,将苗族“拦门酒”的待客礼仪与茅台文创产品的发布环节巧妙结合。


当主持人在苗族歌师的祝酒歌中揭开“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的面纱时,现场游客与线上观众共同见证了“白酒品牌+民俗文化” 的融合魅力。另外五大分会场也是结合自身景观特色打造差异化亮点。



而茅台发布的“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与这些标志性景区遥相呼应,这一场会议不仅是茅台文创新品的发布会,更化身为贵州文旅宣传的重要载体。


作为活动核心,“黄小西吃晚饭” 系列文创产品以“贵州日常饮食文化”为内核,围绕 “家庭晚饭小酌”场景,构建“文创酒+衍生品” 两大品,实现“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的双重落地。


从产品设计逻辑来看,长江酒道认为,“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有三大核心特点:


“场景化”,聚焦“日常晚饭” 这一高频消费场景,区别于以往茅台文创多聚焦“收藏、礼品”的定位,更贴近大众生活。


“地域化”,从材质、图案到功能,均深度融入贵州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强化“茅台与贵州共生” 的品牌认知。


“实用性”,衍生品均围绕饮食场景的实际需求开发,避免了文创产品 “华而不实”的行业通病。


据了解,发布会当天,“黄小西吃晚饭”系列500ml、100ml规格产品正式上线i茅台5分钟后售罄,再一次印证了“场景化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02

一场发布会三重创新

茅台重塑行业想象力


在白酒行业竞争从“产品竞争” 转向 “文化竞争” 的当下,茅台此次“黄小西吃晚饭” 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会,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产品亮相,更是对行业文创开发、品牌传播、文旅融合三大领域的模式创新。


茅台“黄小西吃晚饭” 系列文创产品,以 “日常晚饭小酌” 场景为切入点,将地域文化与消费需求深度绑定,实现了“文化内涵+实用功能+场景适配” 的三重统一。



这种开发逻辑,打破了 “文创产品 = 高端收藏品” 的行业误区,为中小白酒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即文创开发需从“品牌视角” 转向 “消费者视角”,围绕用户真实生活场景设计产品,才能让文创产品真正走进日常消费。


另外,茅台场景化的传播模式,不仅提升了品牌信息的传播效率,更让消费者在体验中自发成为品牌 “传播者”。


这种模式为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传播需打破 “自我宣传” 的局限,通过嫁接外部优质IP(如景区、非遗、民俗),构建多维度的体验场景,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高效传递。



而在酒旅融合方面,茅台此次联动贵州六大景区举办发布会,并非简单的 “品牌 + 景区” 合作,而是通过文创产品将酒文化与旅文化串联起来:游客在景区体验民俗文化、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接触并了解茅台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中蕴含的景区元素,又会反向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意愿,形成“旅游带动文创消费,文创促进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03

以文创为媒

串联酒香与山水共生之路


“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会,并非茅台与贵州文旅的首次联动,而是其长期深耕 “酒旅融合”的阶段性成果。


茅台将贵州地域文化深度融入文创产品开发,使产品成为传播贵州文旅的“移动名片”。除 “黄小西吃晚饭”系列外,此前推出的“故宫1935文创酒”融入中国古建筑元素,“小茅IP周边”加入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纹样。



这些产品不仅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更在贵州各大景区设立“茅台文创体验店”,进一步深化消费者对贵州文旅的认知。


茅台还多次将重要活动落地贵州景区,以活动热度带动景区关注度。


除本次六大景区联动发布会外,2024年中秋“茅台团圆季” 活动在荔波小七孔举办,2025年春节“茅台纳福季”活动在西江千户苗寨开展,每次活动均结合景区特色设计民俗体验环节,如小七孔的“水上品鉴会”、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年夜饭 + 茅台品鉴”,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此外,茅台在酒旅融合实践中,试图通过产业协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方面,与景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带动地方产业链发展:文创产品的原材料优先采购贵州本地资源,如竹编、陶瓷、蜡染等,带动上游手工艺产业发展。



在白酒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与场景需求” 的背景下,茅台积极推动“卖酒”到 “卖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非简单的概念升级,而是通过场景重构、情感共鸣、生态搭建三大路径,将品牌深度嵌入消费者的日常体验与精神需求中,实现 “酒” 与“生活”的无缝融合。


从六大景区联动的沉浸式发布会,到聚焦日常场景的文创产品,茅台此次“黄小西吃晚饭” 系列文创产品的推出,不仅是一次品牌文创矩阵的扩容,更是对白酒行业发展方向的一次前瞻性探索。


在消费变革与文旅融合的双重趋势下,茅台以“地域文化为根、消费需求为魂、创新形式为翼”,构建起“产品+场景+传播” 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新模式,既巩固了自身头部品牌的引领地位,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美食   茅台   盛宴   场景   贵州   景区   产品   发布会   西江   苗族   品牌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