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也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更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迎冬等民俗。2025年的立冬是11月7日13时38分12秒,按照这句俗语的说法,这属于下午立冬,后续天气可能会比较暖和。

一提立冬,就知道冬天要开始了,而且这节气特别讲究“藏”,不管是草木还是小动物,都忙着歇着养精神,咱人也得跟着顺时来。之前说的祭祖、吃顿好的是立冬老传统,现在对咱来说,更实在的是把身体调理好。天儿一天天凉下来,身体里的阳气也开始往回收,吃不对、动不对都容易闹毛病。所以,11月7日立冬,再忙也别忘:吃3样、忌2物、做1事,顺应节气养身体!

从中医角度来讲,冬季对应人体“肾脏”,需注重“藏养”以储备能量,而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经,能够补肝肾、益精血。立冬后天气寒冷干燥,人体易出现手脚冰凉、皮肤干燥等问题,吃黑芝麻可帮助滋养身体、养肝益肾。

食谱推荐:芝麻米糊
具体做法:
1、准备黑芝麻35g,燕麦20g,核桃仁5颗,红枣6颗。
2、所有食材倒入破壁机,加水600ml,豆浆模式,结束后加入200ml牛奶,搅拌均匀即可。

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归脾、肾经,能够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立冬后气温骤降,人体易受“寒气”侵袭,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情况,而羊肉能帮助驱散体内寒气,温补身体,因此有“冬吃羊肉赛人参”的说法。

食谱推荐:羊肉汤
具体做法:
1、羊肉洗干净泡一个小时泡去血水,羊肉冷水下锅放大葱、料酒、生姜焯水。
2、另起锅烧油,下姜片爆香,放羊肉炒一下,锅中倒入白萝卜加没过羊肉。
3、开水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慢慢炖40分钟,出锅前撒上葱花,香菜,枸杞加盐调味即可。

从中医角度来讲,韭黄性温、味辛,归肝、胃、肾经,能够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立冬后寒气渐重,人体易因受寒出现脾胃虚寒、气血运行不畅等问题,吃点性温的韭黄可帮助驱散体内寒气、温暖脾胃。

食谱推荐:韭黄鸡蛋饼
具体做法:
1、鸡蛋中加入适量盐+白胡椒粉+少许生抽+少许鸡精,搅匀备用。
2、锅热无油吧韭黄炒至断生,盛出,倒入蛋液里搅匀,油热倒入鸡蛋韭黄,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能够清热、散瘀,更适合夏季或体内有“热”时食用。立冬后气温骤降,人体需注重“温补藏养”以抵御寒气,此时食用性寒的螃蟹,易加重体内“寒气”。
另外,从时令上看,螃蟹最肥美的季节是秋季,尤其是“九雌十雄”的农历九月、十月,立冬后螃蟹已过最佳食用期,肉质会变松散、鲜味减退,品质明显下降。

立冬不是说绝对不能吃红烧肉,主要是这菜不太适配这节气,吃多了容易不舒服。你想啊,冬天本来就讲究养脾胃、少给身体添负担,红烧肉油多还腻,吃多了脾胃消化起来费劲,弄不好就腹胀、没胃口,反而违背了冬天“藏养”的劲儿。
而且天冷了咱出门活动少,消耗也跟着降,这红烧肉热量又高,吃多了没地方消耗,很容易囤成脂肪,对身体也不算好。所以想吃解解馋行,但别顿顿吃、一次吃太多。

立冬后虽说天越来越冷,但也不能偷懒不运动,坚持锻炼对身体还是很重要的。不过这时候运动得选轻松点的,别让自己出太多汗,不然容易着凉感冒。像散步、慢跑、打太极这些就很适合冬天,要是赶上降温特别厉害或者下雨下雪,换成室内的瑜伽、健身操也挺好,照样能活动身体。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