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陷入绝境!外媒推测明年2月财政将耗尽,欧洲成乌最后希望

根据媒体报道,《经济学人》杂志近期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把乌克兰的财政状况比作一个快见底的钱包,警告说如果欧洲伙伴不赶紧伸手拉一把,这个国家的国库可能在2026年2月彻底空掉。

财政压力的极限挑战

乌克兰的财政压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长期冲突像一台无底洞的碎钞机,把国家的钱一点点吞掉。根据《经济学人》的计算,从冲突爆发到2025年底,乌克兰在军事上的花销,加上西方给的武器和援助,加起来大概有3600亿美元。

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吓人,相当于一个小国好几年的经济总量了。更夸张的是,光是2025年这一年,作战相关的支出就预计要达到1000亿到1100亿美元,创下了冲突以来的新高。

这可不是小数目,它占了乌克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想想看,如果一个家庭把一半的收入都花在应急上,那日常开销怎么办?国家也一样,这种压力已经逼近极限,财政体系早就摇摇欲坠了。

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冲突持续不断,军队需要装备、士兵需要薪水,再加上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民生保障,每一项都是烧钱的大头。乌克兰的经济本来就不算特别强大,现在被这么一折腾,更是雪上加霜。

报告里没细说,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些钱大部分流向了前线,而国内的教育、医疗这些基本服务可能就被挤占了。这种局面下,乌克兰政府就像个拼命往漏桶里灌水的人,钱流得比进得快。很明显这种高支出模式根本不可持续,除非有外援,否则迟早会崩盘。

资金来源的萎缩现实

乌克兰的钱袋子,主要靠三个渠道:美国援助、国内借款,还有欧洲的支持。但现在,前两个渠道基本快干涸了。先说美国吧,以前美国可是乌克兰的大金主,据报告数据,自冲突以来,美国提供的资金大约有1330亿美元,占了总援助的一大部分。

可最近,美国政府的风向变了,他们对援助乌克兰越来越犹豫,给的钱大幅缩水,后续支持也显得模棱两可。这背后可能跟美国国内的政治争论有关,不管原因如何,结果就是乌克兰少了一个稳定的靠山。

再看国内借款,这条路也走不通了。冲突把乌克兰的经济搞得一团糟,工厂停产、农田荒废,税收自然就锐减。政府想在国内借钱?难上加难。老百姓和企业自己都勒紧裤腰带,哪还有余钱借给国家?这种内部融资的能力基本枯竭,意味着乌克兰没法靠自己缓解压力。

报告里提到,国内借款原本是应急手段,但现在连这都指望不上了。这明显是个恶性循环:经济差导致税收少,税收少又让政府没钱投入恢复经济,结果经济更差。

乌克兰就像陷入了一个泥潭,越挣扎越深。既然美国和国内都靠不住,那剩下的希望在哪?自然就落到了欧洲肩上。

欧洲的最后希望与挑战

欧洲现在被推到了前台,成了乌克兰最后的资金来源。《经济学人》报告直接点明,欧洲伙伴得赶紧行动,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供财政支持。报告还算了笔账,乌克兰在未来四年,也就是2026到2029年,总共需要大约3890亿美元的资金和武器支持。

这个数字几乎是之前援助总额的两倍,之前自2022年2月以来,乌克兰拿到了2060亿美元援助,其中美国占了大部分。现在美国缩手,压力就全转到了欧洲身上。

欧洲要怎么帮?报告建议,北约的其他成员国得把对乌克兰的援助支出,占自己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现在的0.2%提高到0.4%。别看这数字小,放到整个欧洲经济里,加起来就是一大笔钱。

欧洲如果真这么做,报告说这会是个“历史性机遇”,能改变和俄罗斯对抗的力量平衡,甚至让欧洲在军事和经济上更独立于美国。

在作者个人看来,这其实是个双刃剑,欧洲确实有能力,毕竟欧盟经济体量大,凑出这些钱不是不可能。但另一方面,欧洲自己也有不少问题,比如经济复苏压力、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能不能齐心合力还是个问号。

再说了,提高援助比例意味着欧洲纳税人得多掏腰包,民众买不买账还得两说。不过,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欧洲如果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帮乌克兰渡过难关,还能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

这场危机明显暴露了国际援助体系的脆弱性:过度依赖少数国家风险太大,乌克兰需要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推动内部改革或多元化合作伙伴。如果欧洲能挺身而出,不仅帮了乌克兰,也可能重塑欧洲的角色;但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乌克兰   欧洲   绝境   明年   财政   美国   经济   报告   冲突   国内   压力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