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才发现:中国人对两次世界大战理解,似乎与他们不一样?

西方历史书里,一战是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发的,然后德国、奥匈帝国对上英国、法国、俄罗斯,壕沟战、毒气弹啥的,死了1700多万人,欧洲被打得满目疮痍。重点是旧帝国的崩塌,新秩序的建立。但中国人看一战,不是这么回事。

中国人觉得这是列强为抢殖民地打起来的狗咬狗。德国从19世纪末开始搞“世界政策”,想分一杯羹,到1914年有29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可英国有3350万,法国1060万,不平衡啊。战争一打,日本钻空子,1914年8月就出兵占了德国在山东的青岛和胶州湾。

中国当时是中立国,但从1917年起,向协约国派了14万劳工去欧洲前线挖战壕、修路、扛东西,每天干10多个小时,还得躲炮弹,至少2000人死在那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去要回青岛权益,英法美却直接给了日本。中国人气炸了,这直接点燃了五四运动,北京的学生上街游行,全国罢工罢市,反对列强欺负人。

这事儿在中国历史上是转折点,推动了民族觉醒和新思想传播。

可西方人一提一战,就说这是民主制度的开端,中国人却觉得这是被国际秩序甩脸子的耻辱。西方人庆祝一战结束帝国时代,中国人记着的是被边缘化的教训:国际规则不是天上掉的,得自己争。

转到二战,中国人的记忆更沉重。

西方人说二战从1939年德国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结束。可中国人算起来,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柳条湖铁轨,栽赃中国军队,然后占沈阳开始,就进入抗战了,整整14年。东北三省三个月就丢了,然后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线开打。

日军推进到南京,1937年12月大屠杀,6周杀30多万人,城市成废墟。后面还有细菌战、人体实验、轰炸平民。

整个抗战,中国死伤3500多万,占二战总伤亡的三分之一,国土三分之一沦陷,100多座城市被毁。

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八路军伏击日军,毁车上百,杀敌千余。1938年台儿庄战役,国民党部队阵地战,肉搏拼刺刀,歼敌万多。1940年百团大战,破坏铁路、炸桥,参战40万人。1944年滇缅公路反攻,中国远征军穿越丛林,跟美英合作打回缅北。

中国战场牵制了150多万日军,要不然太平洋那边压力更大。

马克·吉尔伯特就说过,中国抗战挡住日本西进,是太平洋安全的支点。

但西方教材里呢?这段几乎是空白。

美国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原来夸中国战场,冷战后就删了。法国课本就一句话带过。亨利·米歇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书里,说中国人无力自保,只能撤退。15本欧美战争百科,中国条目少得可怜,还多集中在中缅印战区跟美英合作的部分。中国独立抗战的苦完全忽略。

为什么?不是学术问题,是叙事权。中国亲身经历了侵略,讲的是血战到底;西方从战略角度看,觉得中国是外围战场。

这种差异不是凭空来的。冷战时期,西方要突出自己打败纳粹和日本的英雄叙事,中国成了共产党国家,就被边缘化。苏联在东线死了2700万,西方也淡化,说美英赢了战争。2020年五角大楼还说德苏共同侵波兰,暗示苏联是发动者。

其实1939年9月1日德国先侵波兰,波兰政府16日就跑了,苏联17日进缓冲区,是防御。西方1938年慕尼黑协定还出卖捷克给德国,盼它东扩。德国悔罪也只提犹太人大屠杀,对斯拉夫人和苏联的屠杀回避到2015年才悼念。

中国抗战也被淡化,说胜利靠西方援助,轻视中国努力。拉纳·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里说,中国贡献巨大,却被忽略。

历史不是死板的,是活的叙事。谁控制叙事,谁定调子。

西方忽略中国角色,不是故意,但反映中心主义。

中国从历史学到,实力是硬道理,所以经济腾飞,军力加强。西方从二战学到,反对侵略,建立联合国。中国是创始国之一,本该是大角色,可冷战分隔。

现在,中国推“一带一路”,就是想重塑秩序。

西方觉得这是挑战,可这是从百年屈辱走出来的正常反应。

参考资料

杰伊·温特、徐国琦谈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历史   西方人   世界大战   中国   德国   波兰   苏联   日本   中国人   法国   日军   太平洋   胶州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