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攀登
文|馒头
编辑|江娱迟
最近几个月的四姑娘景区,再次迎来了游客高峰期,旅游团再次迎来了生意旺季。
而且迈入7月,学生们暑假也如期而至,无数年轻人都幻想着能登顶征服四姑娘山。
但就在上周末,一位16岁的少年在挑战四姑娘山时发生了滑坠事故,直直朝山脚滑去,凶多吉少。
登山者遇难
当地迅速展开搜索救援,终于在今天上午找到了他,不幸的是这个小伙子已经遇难,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6岁。
发生这样的事让大家感到深深的悲痛,那当时究竟了什么?男孩为何会滑坠呢?
官方通报
2025年6月30日,四川阿坝州四姑娘山二峰垭口,一个原本应是追逐梦想与挑战自我的地方,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一幕。
一名年仅16岁的男孩,在攀登过程中突发滑坠,无助的朝山底滑去,生死不明。
滑坠意外
这一事件如重磅炸弹,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全网的关注,也让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高海拔登山潜藏的巨大风险上。
事发地二峰垭口,在四姑娘山二峰登顶的征程中,占据着极为关键却又极其危险的位置。
这里的坡度超过45度,放眼望去是一片白茫茫的积雪,也正是这种美景才让无数登山者为之痴迷。
四姑娘山美景
可就在这看似纯净美丽的积雪之下,却暗藏着锋利的岩石和幽深的冰裂缝。
据目击者透露,当时向导解开保护绳,转身在背包里取东西。
仅仅是这短暂的瞬间,男孩突然“腿软站不稳”,还没等旁人做出反应,便如离弦之箭般,瞬间消失在陡峭的雪坡下方。
同行者发文
同行人员焦急万分,立刻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搜寻。
但最终只在下方的雪地和岩石区域,发现了斑斑血迹,却始终未能找到男孩的踪迹。
四姑娘山是全国知名的景区,而类似这样的事故,在近些年并非个例。
四姑娘山
仅仅在2024年,就接连发生了3起滑坠事件。
深入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登山者自身装备不足,无法应对复杂的环境,或者是体能不支,在关键时候身体无法支撑。
尽管四姑娘山景区早已明确规定,登山者必须提前报备,并配备专业向导。
带队攀爬
可令人遗憾的是,仍有不少游客对规定置若罔闻,选择铤而走险。
此次事故中,男孩所在团队是否违规,尚未有定论。
但从景区历年的数据来看,超80%的事故,都发生在那些未报批的“野攀”群体中。
在2019年,就有一名广州男子,因为私自登山被困。
登山群体
最终他不仅被罚款2000元,还需承担3000元救援费用。
而如今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对于那些想要挑战四姑娘山的人来说,在出发前一定要深思熟虑。
不要以为凭借一时的热情,幻想着有一双能走路的腿,就能征服这座雪山。
艰难攀爬
事故发生的那一刻,同行的队员们时间仿佛凝固,但救援行动刻不容缓。
四姑娘山管理局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争分夺秒地组织高山救援队、公安干警和医疗人员,迅速进山展开搜救。
然而二峰垭口的地形复杂得超乎想象,再加上恶劣的天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登山救援队
救援队伍历经近12个小时,在艰难跋涉后,终于抵达现场。
但令人痛心的是,此时男孩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在高海拔登山事故中,有一个“黄金救援时间”的概念,通常在6小时内,被救援者的生存几率相对较大。
新闻报道
可在四姑娘山二峰这样的地方,垂直落差巨大,积雪路况复杂,极大地延长了搜救周期。
回顾2018年玄武峰的事故,就是由于持续大雪,救援队伍的行动严重受阻,原本争分夺秒的救援,硬生生延误了4天,最终才找到遇难者的遗体。
玄武峰事故
而此次16岁男孩滑坠的地点,距离大本营大约需要8小时的路程,面临同样的窘境。
即便第一时间通过卫星电话报警,救援人员在赶赴现场的过程中,仍要克服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低温环境的侵袭以及路线不明等多重障碍。
四姑娘山
最终在无人机和地面人员协同搜索下,搜救人员终于在7月1日成功发现被困人员,但人已经没有了生命特征。
可怜这个只有16岁的少年,在人生还没开始就已这样的方式结束。
而如今景区也在紧急联系家属,不知道他们得知这个消息该有多么悲伤。
雪山遇难者
这次救援行动的艰难和最终的遗憾结局,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海拔登山救援的残酷。
对于登山者来说,在准备挑战高海拔山峰之前,一定要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有清晰的认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盲目自信。
但惨剧还是在不断发生,很多人还是选择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雪山冒险
无独有偶,在2024年1月29日,云南香格里拉的哈巴雪山,也上演了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
56岁的游客周某,在登顶后下撤的途中,因为体力不支,突然滑倒。
这一滑,他的头部重重撞击在岩石上,最终不幸身亡。
新闻通报
这起发生在哈巴雪山的事故,和四姑娘山的悲剧相隔半年时间,看似毫无关联,却共同揭示了登山运动背后隐藏的致命共性。
哈巴雪山常常被人们称为“人生第一座雪山”,这个称呼听起来似乎降低了它的难度,让不少人觉得它比较容易攀登。
但实际上,它海拔5396米的“绝望坡”路段,坡度高达45度,而且在冬季,风速更是能达到45米/秒。
哈巴雪山
这样的环境,对登山者的体能和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周某在事发前,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仅仅是通过网络约伴,就贸然踏上了登山之路。
在登山过程中,由于体力严重透支,他逐渐失去平衡,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新闻报道
四姑娘山的二峰虽然也被登山挑战者归类为“初级雪山”,但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它的登顶成功率不足60%。
超过半数的登山者,因为高反或者体能问题,不得不中途折返。
这足以说明,即便是看似难度较低的雪山,也绝不是轻易就能征服的。
官方通报
登山者要在出发前完成“四备”,即提前报备审批,配备专业装备,进行体能训练,制定应急方案。
总而言之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要脑袋一热就让自己涉入险境。
大自然是无比强大的,任何轻视自然的行为,都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姑娘山管理局在此次事故后,已经加强了巡查力度,并对违规登山者实施终身禁入的措施。
雪山巍峨
对于广大登山爱好者而言,登顶的荣耀固然令人向往,但和生命相比,生命的重量远远超过一切。
只有真正敬畏自然,在登山前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在雪山间留下安全且美好的回忆,而不是以生命为代价,书写令人惋惜的悲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光明网 2025-07-01 当地回应一男子在四姑娘山坠亡
极目新闻 2025-07-01 一男子在四姑娘山滑坠遇难,当地回应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