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锤子、芒乐啵啵、四分之椰……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家商超里,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几台大冰柜补货,其中不少是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品牌雪糕。“热度大概是从今年5月开始的,相比传统的牛奶、巧克力风味,中国雪糕花色品种更丰富,性价比很高。”商超负责人黄先生说。近年来,在消费转型与文化自信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冰淇淋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势快速拉近与国际大厂的差距,层出不穷的创意产品也在国外各大社交媒体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外粉”。
“芒果、椰子等热带水果口味当地人本来就喜欢,但没想到我们的创意雪糕外国消费者也能喜欢,比如买4支四分之椰雪糕拼成一整个大椰球,他们就觉得很好玩。”扬子江普啦啦销售负责人胡惠婷有些喜出望外。
胡惠婷说,海外商超的冰淇淋多为经典产品,一直没有太多变化,因此当国内企业开发的冰淇淋上架后,一下就抓住了年轻人的眼球。“二季度以来,东南亚客户的单子一直在追加,不少头部大厂还主动找我们代工生产,预计今年海外订单销售占比将达到10%以上。”
以椰子味雪糕为例,团队原本的目标只是开发一款创意雪糕,但做成四分之一大小的切开椰球,却是不经意间的灵感闪现。“既然决定做椰子味,为什么不干脆把外形也做成椰子?”
从一整个球到半个球,再到四分之一个球,团队集思广益,反复模拟着从消费者角度拿到椰子雪糕的感官和情绪反馈,最终敲定了产品的基础样貌——一个几乎能以假乱真的四分之一瓣带壳椰子。
不拘一格的产品创意成了撬开海外市场的“金钥匙”。今年1月量产以来,这款兼具奇趣造型和社交属性的椰子雪糕已在国外爆卖数百万支。作为冷冻食品中的“娇贵”品类,冰淇淋出海并非一蹴而就。上海耐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周雯雯调研发现,不同国家消费者有固有习惯,比如对甜度的偏执、对某种色系的偏好等,这促使他们增加资源投入,强化本地化研发力度。
好创意如何才能变成好产品?“自动化产线加上尾端的手工工序,让企业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拿出一款造型复杂的新产品,这种能力是很多外国工厂不具备的。”周雯雯解释道。
椰子雪糕就是个例子。看似简单的巧克力包裹椰乳,外壳涂覆却颇有技术难度“。我们与原料商合作试验了上百种配方,也让工人加班加点尝试了很多种工艺,最终用很短时间就拿出了样品。从设计到开模再到生产,我们一款创意雪糕的推出一般不超过35天。”胡惠婷认为,在自动化生产日渐风靡的当下“,机器+人工”的方式成了企业的比较优势和技术秘诀“,尤其对国外客商来说,人工成本较贵,直接进口成本更低。”
依托出色的市场应变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中国冰淇淋在海外市场的“走红”变得有迹可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将其概括为一种“高度柔性的供应链体系”。
“反应速度快,弹性强,是典型的快进快出型。”明文彪说,这种体系要求企业同时具备差异化研发的能力、物流仓储等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我国庞大的市场和产业规模恰是这些能力最好的培育土壤。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6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
“客群年轻化意味着产品要更快迭代,市场需求演变更在持续重塑行业发展格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周雯雯表示。
(翁云骞)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