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庭前槐,岁月无声老。
为人父母,养儿又养女,忧多喜少,见惯平淡,也盼她们欢快且安稳。
都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可这同船,可不是随便与谁就能搭的。
当初,女儿待字闺中。
那日有小伙上门,手脚规矩,话语和顺。
家里不算富裕,但他勤恳踏实,一份小小岗,也算稳定。
我心想,这样的日子,虽说谈不上锦绣,却也细水长流。
谁知新婚不过一年,女儿几次红着眼给我来电话。
不是遭大难,只是家里家外琐碎太多。
冷眼热语,婆家人为人处事,总觉有根千丝万缕的隔膜缠在心头。
不是说他们刻薄,亦非小伙子坏,只是那一门子的待人接物、处世理念,同我们自小教养、浸润下来的温厚、包容,皆不相同。
才知,所谓“门当户对”,原来最深处的含义,是人与人的气息是否和谐,是生活中的一粥一饭、一言一行,是否能彼此体谅。
白居易言:“人生四大事,神仙难自主。”
儿女婚事更是其中至重至痛。
彩礼终有花尽时,房屋终会老去,而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是细水长流的光阴里,唯一能抵御风寒的炉火。
家风磨不出黄金,却能拢住清茶几盏,柴盐柴米里,自成温润。
有人笑我小题大做。
他们说,五十年老夫妻不也是一天天“忍”出的?可我只道:忍让生苦,合拍生安。
如果当初多问一问,多走一步,也许能少些后悔落泪的夜。
岳母看女婿,不要只观表面三分好,还应留意五分根骨,二分本性。
婚姻最怕的,并非没钱没貌,而是进了门户,才知道冷暖向谁诉,说到底,选亲家,比选财气更重要。
张潮道:“家庭者,人生之所托。”一门好亲家,远胜数两黄金。
两姓联姻,本是共筑烟火,若墙基不稳,高堂再新,终难免风雨飘摇。
良缘不假外求,贵在寻得知音。
所以此事我常告邻里、旧友。婚姻并非一场繁华的婚礼,而是两个家庭的持久恒温。
不要急着让女儿踏进门槛,要先坐下来,看看这家人的眼神,是不是愿意把你当作一家人看待?问问心底,自己若是嫁过去,能不能得安稳寝食?
未必需要挑剔到苛刻,但“求人有德,人施有恩。”
择佳婿莫如择善门。
经历过这些年的坎坷,我才懂,最好的祝福,不是满堂宾客齐贺词,而是女儿那头电话里发自心底的一句安心声音:“妈,我很好。”
粉墙黛瓦之下,愿女儿此去,有归舟,有好风,有同情人生的家。
莫让一时热闹坏了一世周全。
借这场婚事,照见深巷旧灯,也算明了,嫁女儿,要怜她碎步轻声,看好那一户门楣,再把她交与时光,从从容容,安安稳稳。
人生如棋,局局更慎。
等到腊月雪下时,盼你的窗,也点着灯,暖着她余生。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