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当前,AR光学显示技术呈现多方案并存的格局,光波导作为核心底层架构,其技术路线分为几何光波导、衍射光波导、体全息光波导等,各具特色且持续演进。值得关注的是,9月26日,灵犀微光正式发布阵列光波导L2 -S30,在视场角、光效和量产成本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L1到L4全景布局,灵犀微光L2-S30卡位L2赛道
什么样的AR智能眼镜才是消费者接受的AR智能眼镜?灵犀微光创始人郑昱提到,AR眼镜要普及,首先要把镜片做得跟普通眼镜一样轻薄。
当前,AR智能眼镜的光学技术方案包括离轴光学、棱镜、BirdBath、光波导。从技术指标对比来看,光波导方案在AR智能眼镜的发展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行业公认的终极解决方案。
郑昱指出光波导在镜片厚度、视场角、透光度和眼动范围等关键参数上,相较传统方案具有明显领先:其镜片厚度可控制在3mm以内,远低于其他方案的8mm以上;视场角可达25°到90°,兼顾沉浸感与轻量化设计;透光度高达80%-95%,实现更自然的视觉体验;同时支持更大的眼动范围(20×20mm),提升了佩戴舒适性与使用灵活性。
灵犀微光将AR智能眼镜的发展分为四大阶段,能够提供了L1到L4不同阶段的解决方案:
L1时代主要功能是感知+记录,以无显示或单色显示为主,代表产品是Meta Ray-Ban;
L2是智能助理阶段,结合 AI Agent,实现全彩信息显示、日程管理、实时转录与视频通话。代表产品是近期发布的Meta Ray-Ban Disipaly;
L3是AR协同阶段时代,注重协同与创造。该阶段的产品具备 50°以上视场角与 1080P 以上分辨率,支持数字孪生、虚拟化身协同,迈向三维空间交互;
L4是空间计算阶段,特点是融合与沉浸,该阶段的产品实现70°以上超大视场角与2K级分辨率,达成虚实无缝融合的终极体验。
灵犀微光认为,2025年是AR智能眼镜进入L2市场的启动元年。而Meta Ray-Ban Disipaly的发布,恰好为L2级AR眼镜的规模化普及提供了关键范式参考。聚焦L2阶段,灵犀微光重磅推出L2-S30产品,精准卡位L2级智能助理眼镜赛道,以30°视场角实现高保真、色彩绚丽的信息显示,推动AR智能眼镜迈入L2时代。
0.8mm、4g轻薄且隐形,L2 -S30可缩短30%研发周期
在AR智能眼镜的L2阶段,镜片的核心要点是什么?郑昱指出三大关键特性:卓越画质、合理架构与美观安全。L2-S30正是围绕这三大特性,精准满足L2级智能助理眼镜对显示性能与佩戴体验的双重需求。
在画质表现上,L2 -S30采用灵犀微光自主研发的二维阵列光栅设计,视场角最高可达 40°的黄金视场角,“意味着它是可以提供一个大小合适的信息面板给所有使用引擎的客户”,郑昱表示。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 0.4 20PPD,细节分辨能力优异;同时色域覆盖达 95% 以上,解决传统 AR 显示 “偏色、饱和度低” 痛点,适配照片预览、色彩标注等 L2 级高频场景。
通过现场体验看到,L2 -S30呈现出的色彩接近真实世界的色彩还原性,且画面显示清晰,入眼亮度可以达到3000nit/lm,光效可达 2%-5%。
L2 -S30色彩体验(电子发烧友网摄)
在架构设计上,L2 -S30采用二维波导,厚度仅 0.8-1.2mm,重量不足 4g。这样的重量、厚度大幅提升了采用光波导AR智能眼镜的佩戴体验。
采用标准化且架构合理的光学设计,才能够让镜片能够快速、高效地集成到AR眼镜中。L2 -S30采用创新的L型波导架构,光是从这两个波导镜片的边缘进来。通过光学路径优化,L2 -S30支持与麦克风、传感器、小型电池的紧凑集成,能够研发周期可缩短 30% 以上;且兼容 LCoS、Micro-LED、DLP、Micro-OLED等多种显示源,适配 L2 级市场 “1-2 年更新换代”节奏。
在美观与安全层面,L2 -S30 创新采用分子键合工艺替代传统光学胶水贴合,将镜片光栅条纹可见度控制在目视微弱范围,正面视觉近乎 “隐形”,仅特定侧面角度可见轻微纹路;L2 -S30已经通过欧盟 CE、美国 FCC 双重安全认证,蓝光防护等级达 RG0 级(无蓝光危害),适配 “每天佩戴 1-2 小时” 的使用频率。
电子发烧友网在现场体验,L2 -S30单镜片的厚度与重量进一步下降,拿在手上极致轻薄,镜面条纹感进一步弱化,透过率高,透光率大于92%,可以没有遮挡的看到真实世界。
L2 -S30现场体验(电子发烧友网摄)
KK级50美元/片,L3样品已就绪冲刺高阶AR赛道
技术的价值在于量产。2024年,在杭州萧山区政府支持下,灵犀微光在杭州萧山正式启动中试产线。通过持续提升良率与工艺成熟度,灵犀微光已实现L2-S30在2025年顺利量产,为KK级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关键工艺良率稳定在98%以上,并致力于将这套成熟工艺能力开放赋能给产业链合作伙伴。在发布会现场,灵犀微光与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展开全新的生态布局。
灵犀微光不仅仅突破阵列光波导的量产壁垒,还致力于解决成本问题。灵犀微光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在L2-S30在达到KK级别量产时,目标售价将锚定在50美元。这意味着高性能阵列光波导的成本将进入消费电子级区间,为AR智能眼镜大规模普及扫清关键障碍,真正推动L2级产品从“能用”迈向“好用且用得起”的新阶段,也为AR智能眼镜的普惠化应用撕开了突破口。
郑昱还预告了灵犀微光的下一步迭代计划:面向L3级别——即视场角超过50°甚至更高的AR光学需求,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基于L型结构的光波导样品,目前正进行量产前的工程验证与可靠性测试。他透露,该方案不仅视场角突破50°,且具备良好的可制造性和规模化潜力,L3级产品将很快正式发布,进一步拓展灵犀微光在高阶AR光学领域的布局。
作为2014年成立的AR光学先行者,灵犀微光在光波导领域已有近10年的技术沉淀。如今L2-S30是灵犀微光交上的一份答卷,也标志着国产AR光学模组在高性能与可量产性之间迈出了关键一步,有望加速AR眼镜在消费级市场的落地进程。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