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天出汗≠排毒
张阿姨退休后总觉得夏天特别难熬:走两步就气喘吁吁,坐着不动也大汗淋漓,晚上还心慌失眠。去医院检查,西医说是 “植物神经紊乱”,中医却一针见血: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这种“出汗”,并不是“排毒”,反而正在悄悄消耗心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指出:“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不仅带走水分,更会丢失血液中的钾、钠等电解质。
出汗
二、为什么说生脉饮是夏天唯一能吃的补药?
老一辈常说“夏天无病三分虚”,其实这正是气阴两虚的典型表现。中医认为,夏季人体气血外浮于表,内里反而空虚,加上暑热耗气、大汗伤津,体质稍弱的人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口干舌燥、虚汗连连的症状。
这时候大量进补,不一定能补得进去,反而可能引起“上火”。所以,夏季进补讲究清补,而非滋补。
生脉饮源自金朝·张元素《医学启源》生脉散,原方主要用于"补肺中元气不足",心肺气阴双补,所以能“生脉”,仅由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
生脉饮的三大补益特点:
✅补气不生火:人参(或党参)补心气;麦冬的凉性中和了人参的温燥,避免助热生湿;五味子收敛外浮的气血,让补进去的能量“留得住”。三药形成 “补气-滋阴-固摄” 的黄金三角。
✅强心护血管:直接针对夏季最易受损的心肺功能,改善气阴两虚型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缺血,甚至被制成“生脉注射液”用于抢救心梗、休克患者,帮助快速恢复脉气。
✅双向调节:气虚多汗的人喝了能止汗,阴虚口干的人喝了能生津,这就是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去年夏天,我推荐一位总觉得 “喝水不解渴” 的白领喝生脉饮,她反馈 “喉咙像被泉水滋润了”。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这 3 类人最该喝,2 类人千万别碰!
✅ 重点适用人群:
✅气虚多汗型:一动就出汗,稍微热一点就浑身大汗淋漓,伴有乏力、心慌(参考张阿姨案例);
✅气阴两虚型: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失眠多梦,适合用西洋参版生脉饮;
✅病后虚弱型:感冒、新冠康复后总觉得身体没劲,连说话都气短。
❌ 禁忌人群:
❌ 实热体质:高烧、便秘、舌苔黄腻的人不适合;
❌ 痰湿重的人:咳嗽痰多、肚子大、舌苔厚、腹胀便溏、大便黏的人,还是先用二陈丸一类祛祛湿再补。
四、人参方、党参方、西洋参方怎么选?
人参方/红参方:适合体质偏寒、气阴虚严重的人(如老年人、大病初愈者);
党参方:药性温和,适合普通人群日常调理,三高人群首选;
西洋参方:清虚火、养津液,适合阴虚火旺的人,或熬夜党、压力大的上班族。
西洋参
五、黄药师健康锦囊
1、夏天不是不能补,而是要补得 “聪明”,相比用阿胶、鹿茸、虫草等“大补“,更适合清补。所以,遇到这些情况,可以考虑生脉饮:
✅一动就心慌、心跳加快、气短
✅口干舌燥喝水不解渴
✅出虚汗后乏力头晕
✅病后虚弱恢复慢
2、除了服用药物之外,夏天出汗有几点也要注意:
✅ 夏天出汗要 “见好就收”,微微汗出最佳,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不可取;
✅ 出汗后别急着喝白开水,橙汁、糖盐水补电解质更快;
✅ 空调房待久了要主动出汗,否则寒湿邪气堆积在更伤身。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