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不是早说“被自己人投诉到上映无望”吗?怎么一转头,又官宣定档了?而且还是挑在9月18号,这个日子,懂的都懂。离上映还有一个多月,咱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在心里憋着那口气,等着进影院看他们把这段事掰开揉碎摆到大银幕上。
你要说,一部电影闹出这么多波折,不就是拍个戏吗,至于?可你别忘了,这部叫《731》的片子,从开机到现在,硬是拖了十年。十年,不是个随便的数字——抗战十四年、土地改革都没磨这么久。
剧组演员名单死活不公开,导演收过恐吓短信,预告片做了五个,换谁心里不打鼓?可问题是,这不是普通题材。它拍的是抗战时期日本731部队的事——那群打着实验幌子搞活体解剖、病毒试验的刽子手。
十二年,他们在哈尔滨干的事,听名字就让人冷到骨头里:鼠疫实验、活体解剖、冷冻实验……不是影视剧特效,是实打实的屋子里,一盏黄灯下,对活人动刀。
抗战胜利那年,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把日本的侵略梦砸成粉末。全世界都觉得,法庭一定会替死去的人讨个公道。结果呢?印度法官一句“参战国无权审判”,硬是让原本28个该枪毙的甲级战犯,最后只死了7个。
你说气人不气人。更讽刺的是,几十年过去,“731”在日本中小学课本里,被当成“科技成果”写进去,甚至美化成战争胜利的象征。他们改名换词,南京大屠杀成了“南京事件”,杀人变成了“军事冲突”,就是不想承认自己脖子上的血。
这次《731》定档9月18号,不只是为了蹭个日子。2025年还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中国没忘,日本想忘。
就在上个月,日本共产党议员山添拓把防卫省藏着的731部队机密资料,亲手交给了中国记者。这在日本可是踩了红线的事。你想想,在他们国内会掀起多大的浪。
而《731》电影讲的,就是石井四郎带着手下,在东北搞那场“人命换数据”的实验。被抓来的,不是间谍,不是士兵,大多是普通老百姓:有怀孕的母亲,有刚会走路的孩子,也有拄着拐杖的老人。
历史书上这一段,中国人写的是血账,日本人写成了空白。空白的东西最方便——没写,就等于没发生。
二战结束,德国战败,希特勒饮弹自尽,日本也低头认输。但在战犯审判这事上,国际法庭的算盘全是政治。中国刚打完仗,国力被掏空,话语权几乎没有。最后南京大屠杀只换来四个日本军官的枪决,剩下的轻轻放过。
这就是现实——利益面前,正义可以被切割得干干净净。
所以,《731》才显得格外重要。导演赵林山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片子一定会放,还要让日本人认罪伏法。不是喊口号,他是真拿了当年的史料、照片、口述证言一帧一帧复原。
你看这两年,中国电影里跟抗战史相关的片子多了起来,《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先后上映,票房口碑都不差。尤其《东极岛》,把“里斯本丸”事件翻出来,不光让中国观众记住了这段事,也让当年的英国战俘后代看了落泪。
可悲的是,放眼世界,除了中国,几乎没人再提这些。抗战的血海仇恨、法西斯的暴行,在全球主流舆论里,正被一点点淡化。日本甚至敢在课本里把侵略史改成“海外拓展”,还想让中国人闭嘴。
他们当然怕——怕中国人拿着证据,一遍遍揭他们的老底;怕国际社会重新审视那段“他们以为已经翻过去”的历史。
可咱们更怕什么?怕的正是没人再说,没人再拍,怕这些事在沉默里,被新的谎言覆盖。
所以,《731》必须上映。这不是情绪化的“必须”,而是中国人对历史最基本的态度:记住它,告诉后人,它确实发生过。
从孔子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今天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感,我们从没想过用别人的血换自己的荣耀。可日本当年做的,就是拿活人换实验报告。
这一刀口子,他们不想让人碰;可碰了,才知道里面有多脏多烂。
到9月18号,我们进影院看到的,不该只是一个电影,而是一份证词——替那二十多万在冰冷实验台上死去的同胞作证,替南京城30万冤魂作证,也替所有被他们否认、被他们篡改的历史作证。
日本人害怕的是,当真相一次次被搬上银幕,就再也塞不回课本的空白页里。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部片子不被遗忘,不被沉默,等灯光亮起的时候,用一双双眼睛,把那段历史刻进今天的记忆里。#上头条 聊热点#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