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昕昕
最近朋友圈刷到“人类首染H5N5”的新闻,是不是瞬间手里的炸鸡都不香了?
先停住你的“退单手”,这事儿咱们掰开揉碎了唠,保证比你刷短视频还轻松,粥墨鱼块的快乐可不能被虚惊一场给搅黄了。

故事的开头挺有“破冰”意义——美国华盛顿州一位养殖户大爷,前些日子发烧咳嗽跟流感似的,一查竟查出个全球独一份:H5N5禽流感病毒。
这消息一放出来,堪比游戏里首杀隐藏BOSS,瞬间惊动了各国疾控“玩家”。
但先别脑补末日剧情,这病毒的“闯关记录”其实挺普通,大爷家的鸡鸭之前跟野生鸟类“唠过嗑”,大概率就是这么被传染的。而且大爷本身有基础病,属于免疫力“防御值”偏低的类型,换作健康人,被盯上的概率比上班摸鱼不被老板抓还低。
现在大爷还在医院接受治疗,只能说家禽界的“社交圈”水也挺深,养殖户朋友们可得盯紧点。

可能有人要问,这H5N5跟之前让人闻风丧胆的H5N1是啥关系?简单说,俩都是禽流感家族的,但H5N1是“满级大佬”,不仅在禽类里横冲直撞,还能跨界感染哺乳动物,病死率高达50%,属于疾控部门重点“盯防对象”。
而H5N5呢,顶多算个“进阶新手”,在动物界传了几个月,主要活跃在北美和北欧,传到德国时范围都没铺开,跟H5N1比起来简直是“班味”十足的打工人,战斗力差远了。
德国有个叫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的研究所,跟病毒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专家说了,这H5N5要是属于2.3.4.4b分支,那特性就没咋变,还是那个“只在动物圈蹦跶”的老样子。

他们早就在野生鸟类身上发现过这病毒,相当于早就摸清了它的“技能冷却时间”,根本没必要慌。
美国疾控中心更直接,拍着胸脯说这病毒对公众风险“低到尘埃里”,要知道美国近九个月都没报过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历史上71例里也就1例死亡,而且那回的病毒亚型还没查清。
这么一看,这次的H5N5顶多算“小打小闹”,连“副本BOSS”都算不上。
不过有个背景得提一嘴,自2022年起,禽流感就在全球搞“巡回演出”,规模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主角就是刚才说的H5N1。
这病毒跟“人脸痞老板”似的,看着滑稽但挺难缠,连哺乳动物都没能幸免。

好在它有个致命弱点:传给人类需要“高剂量接触”,德国那边监测至今都没发现人感染的病例,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说到这儿,该划重点了:普通人大可该吃该喝,别看见鸟就绕着走,但有两类事千万别做。
一是养殖户朋友,跟家禽、野鸟打交道时,口罩手套必须安排上,就像打游戏戴防护装备,别嫌麻烦;二是咱普通人,遇到病死的禽类别好奇去碰,那不是“稀有道具”,是“病毒陷阱”。
现在各国卫生部门都在24小时“监控”这病毒的变异情况,相当于给它装了“实时定位”,一旦有“黑化”迹象,肯定第一时间出手。

所以真没必要跟风焦虑,更不用学那些“谈阳色变”的老套路,毕竟焦虑比病毒更影响心情。
H5N5首染人类是“新闻热点”但不是“危机信号”,病毒还没学会在人类间传播的“新技能”,风险值远低于你上班迟到的概率。
该上班上班,该过周末过周末,记住专家的提醒就行——防护到位,病毒白费,粥墨鱼块的快乐必须稳稳拿捏!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