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岁的他坚持长跑59年,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壮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 向思强

清晨5时30分,城市尚未苏醒,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做完热身,迎着晨曦开始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10公里跑。他步伐稳健,每一步都如同奏响生命的强音。他,就是李战哲,一位“中国阿甘”。

9月1日,从澳大利亚悉尼传来捷报,8月31日,2025年悉尼马拉松赛在悉尼举行,已经72岁的李战哲也参加了此次马拉松比赛,并以3小时49分26秒的成绩跑完全程,在70岁组排名第八。在长沙工作20多年的李战哲先生,在悉尼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壮举。

今年72岁的李战哲不仅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还获得了“七星跑者”的荣誉称号。出生于1953年的李战哲从13岁开始长跑,如今的他已经跑了59年。今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地球另一边的他。

“追风少年”天赋初显

李战哲的奔跑传奇,始于北京北太平庄的铁道部大院。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奔跑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而李战哲永远是院里最快的那个。他甚至淘气地以公交车为对手,追逐数百米,引得站台乘客驻足观看。“当时很多人都叫我追风少年!”李战哲告诉记者。

这份热爱与天赋很快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1977年至1986年,他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春节环城赛跑,成绩均列前十,11年蝉联海淀区元旦越野长跑冠军。作为业余选手,他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马拉松赛上名列北京选手第三,最好成绩达到了惊人的2小时34分。他还代表北京市在中外交流赛中屡获佳绩,成了那个时代北京业余长跑界的标志性人物。

1969年,李战哲当兵复员后在北京工作,后来被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调到长沙工作,并且一待就是20多年。“长沙是我的第二家乡,我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长沙。”李战哲表示。

火炬传承永不言弃

赛场之外的李战哲,同样用奔跑传递着体育精神与爱国热情。他的身影与新中国体育史上诸多辉煌时刻紧密相连:从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火炬手,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火炬传递副总指挥、开幕式彩排主火炬手及正式传递的火炬手,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岳阳段的火炬手,他完成了从全运会到亚运会再到奥运会的“火炬手大满贯”。这一路,他传递的不仅是圣火,更是一份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信念。200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以《李战哲:50岁的人20岁的心脏 实现火炬手大满贯》为题,褒奖其坚韧不拔、勇创新高的精神。

古稀之年圆梦“大满贯”

对于许多人来说,晚年是含饴弄孙、享受清闲的时光,对李战哲而言,却是一个新征程的起点。

2012年,59岁的他重归马拉松赛道,并立下了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宏愿。退休后,他在长沙担任跑团顾问,并多次参加长沙马拉松比赛。此后三年多,他如旋风般席卷全球顶级马拉松赛道:东京、波士顿、纽约、柏林、伦敦、芝加哥……他相继征服了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实现了无数跑者毕生的梦想,也是中国大陆第六个完成“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的选手,被誉为“六星跑者”。如今,随着悉尼马拉松的加入,他再次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壮举,以72岁高龄屹立于跑者之巅。

这一切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每天10公里、320个半蹲、120个俯卧撑,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很多人都说跑步伤膝盖,但我用59年的经历告诉大家跑步并不伤膝盖,关键是要做好保护和拉伸工作。”李战哲对记者说。

50余载奔跑不息,超过20万公里的总里程足以绕地球5圈。跑步于李战哲而言,早已超越了锻炼身体的意义,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李战哲用他的奔跑轨迹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点,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体育   壮举   长跑   马拉松   世界   悉尼   长沙   北京   全运会   海淀区   工作   坚韧不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