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在8月31日-9月1日的上合天津峰会时,展现出罕见的姿态: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同车密谈50分钟,同意上合扩员、去美元化,并附和中方对以色列、美国的批评,这些举动被解读为,印度在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反击美国给它的压力。而在上周,印度工商部长戈雅尔公开表态:印度“不会低头,也不会示弱”,坚决反对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的关税。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50%关税的举措,其中25%是特朗普以“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追加的惩罚性关税。印度商工部长戈雅尔强调,任何贸易协议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不是迫于期限压力就仓促达成。
然而,9月1日,在天津“上合峰会”结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莫迪已在关税问题上妥协,提议对美国商品“免征关税”。同时他控诉印度过去在对美贸易问题上“完全单方面”,向美国收取了如此高的关税,完全是一场灾难。他还冷嘲并难掩愤怒之情:“他们本该在多年前就这么做,现在为时已晚。”而特朗普对印度这一连串口诛笔伐的背景,是莫迪在中国与普京的亲密互动。
莫迪的 “天津动作”
8 月 31 日到 9 月 1 日,莫迪参加了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次峰会可不简单,莫迪在会上干了几件让美国坐不住的事:先是和普京同乘一辆俄制豪华轿车,在车里单独聊了近一个小时,接着又公开附和中国对以色列和美国的批评,还同意上合组织扩员和推进 “去美元化”。这些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印度在用一种 “温和但明确” 的方式反击美国的压力。
其实莫迪这招是有深意的。最近美国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了 50% 的关税,其中 25% 是追加的惩罚性关税。印度工商部长戈雅尔上周还强硬表态,说印度 “不会低头”,坚决反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但莫迪在天津的表现,分明是在告诉美国:你对我施压,我就去找俄罗斯和中国合作,让你尝尝被孤立的滋味。
更有意思的是,莫迪在天津还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 40 分钟的会谈,主动邀请中方明年回访印度,并强调中印应定义为 “伙伴而非对手”,边界问题要双方共同解决,不受第三方影响。这一手 “联俄联中” 的策略,既想借中俄之力对抗美国,又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彻底得罪任何一方。
特朗普的 “推特战”
就在莫迪和普京、中国领导人谈笑风生的时候,特朗普坐不住了。9 月 1 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莫迪已经在关税问题上 “妥协”,提议对美国商品 “免征关税”,还指责印度过去对美贸易 “完全单方面”,是一场 “灾难”。
不过,特朗普的话刚说完,印度外长苏杰生就出来 “泼冷水”,说谈判还在进行,一切都没敲定。这说明特朗普的 “印度妥协论” 很大程度上是在虚张声势。他一贯喜欢用 “交易艺术”,把对方的小让步说成大妥协,目的是在心理上占上风,迫使印度做出更多让步。
比如,印度此前确实降低了美国波本威士忌的关税,暂停了棉花进口关税,但这些都是局部的小调整,远没达到美国要求的全面开放市场。特朗普却把这些说成是 “全面妥协”,其实是想给印度施压,让莫迪在谈判中更被动。
更深层的原因是,莫迪和普京、中国领导人的亲密互动触怒了美国。美国一直想把印度绑上自己的战车,用来 “压制中国”,但印度始终坚持 “战略自主”,不愿意当美国的棋子。特朗普借关税战警告印度:如果不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就要面临更严厉的经济制裁。
印度的 “战略自主”
印度一直标榜 “战略自主”,但在现实面前,这个原则正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美国的关税让印度出口遭受重创。据估计,美国对印度加征 50% 关税后,印度对美出口可能下降 20%-30%,经济增速可能下滑 0.8 个百分点,纺织、珠宝、海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
另一方面,印度又离不开美国市场。2024 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高达 458 亿美元,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如果彻底得罪美国,印度的经济损失将难以承受。这也是为什么莫迪在天津一边和中俄亲近,一边又不敢完全切断和美国的谈判。
更麻烦的是,印度国内的政治压力也很大。莫迪政府必须保护 7 亿农民的利益,不能轻易开放农业和乳业市场,这是印度的 “红线”。但美国恰恰要求印度开放这些领域,双方在谈判中陷入僵局。
全球博弈的 “蝴蝶效应”
美印这场贸易战,已经产生了连锁反应。首先,印度开始加速 “多元化战略”,转向中国、东盟、中东等新市场。印度政府推出 2000 亿卢比的出口促进计划,推动制造业升级,并与近 50 个国家和地区加强贸易合作。
其次,中国公开支持印度,批评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表示,中国坚定与印度站在一起,这让印度在对抗美国时有了更坚实的后盾。而俄罗斯也加大了对印度的能源供应,帮助印度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全球 25 个国家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抗议美国的贸易霸凌,导致美国电商和物流体系陷入瘫痪。这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主叫苦不迭,也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话语权。
边斗边舞,还是彻底决裂?
目前来看,美印关系很可能陷入 “边斗边舞” 的状态。一方面,双方都不想彻底决裂,美国需要印度在 “印太战略” 中制衡中国,印度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市场;另一方面,双方在关税、能源、农业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严重,短期内难以达成协议。
对印度来说,坚持 “战略自主” 是唯一的出路,但这需要付出代价。印度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加强与中俄的合作,提升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对美国来说,一味地施压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继续把印度逼向中俄,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削弱,而中国和俄罗斯则会在这个地区获得更大的战略空间。
这场贸易战的最终结果,不仅会影响美印两国的关系,还将重塑南亚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谁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印度,正在用它的 “战略自主” 书写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