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中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占全球已知总量的36%左右,但更牛的是加工能力,中国处理了全球80%以上的稀土。
为什么这么强?因为从矿石挖出来到变成有用材料,得经过复杂提炼,中国在这方面技术领先,成本也低。欧美国家以前依赖进口,觉得省事儿,现在地缘政治一变味儿,他们就开始闹腾。
欧盟的那个关键原材料法案,是2023年3月提出的,2024年5月正式生效,到现在2025年9月,已经在执行了。法案要求欧盟内部加强开采、加工和回收,目标是本土提取至少10%,加工40%,回收25%。
他们还列了34种关键材料,稀土就在里面。美国那边也类似,拜登政府搞了个关键矿产安全法,投钱支持本土供应链。
欧盟为啥这么急?主要是怕供应链断裂。2010年中国调整稀土出口配额,出口量降了40%,结果国际价格暴涨,从每吨几千美元窜到几十万美元。
那时候欧盟国家傻眼了,电动车和国防设备差点儿停产。从那以后,他们就琢磨多元化。澳大利亚有稀土矿,储量全球第二,但加工不行,大部分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处理。
越南、巴西也有点儿,但规模小。欧盟现在投资本土项目,比如在瑞典的诺兰矿区,开采钕和镝这些稀土元素。
法国有个公司叫Carester,专攻回收旧磁铁里的稀土。德国大众汽车也在找替代供应商,避免单一依赖。
不过话说回来,欧盟的目标听起来雄心勃勃,实际操作起来难。七年时间,从现在到2030年,要建起完整产业链,得花大把钱和技术。
欧盟委员会批了首批47个战略项目,总投资1760亿欧元,覆盖开采到回收。但这些项目多在早期阶段,真正投产还得几年。
拿瑞典来说,LKAB公司计划2027年投产,但环保审查和社区反对拖了后腿。澳大利亚的Lynas公司在美国建厂,处理自家矿石,但产量有限,满足不了欧盟需求。
欧盟还得面对现实,全球稀土需求在涨,电动车销量翻倍,风电装机增加,都需要更多稀土。中国出口稳定,价格合理,谁会轻易换供应商?
美国那边也掺和进来。特朗普时代就开始限制中国稀土进口,现在拜登继续推,国防部投钱开发本土矿。
加州有个Mountain Pass矿,是美国唯一稀土矿,MP Materials公司运营,年产4万吨,但加工还是部分靠中国。
2025年他们计划全本土化,但技术瓶颈大。美欧合作紧密,欧盟法案里提到了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共享技术啥的。
但这不等于他们就能快速退场。中国稀土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稀土化合物超5万吨,欧美占大头。
如果他们真减依赖,中国短期可能少赚点儿,但全球市场大,还有东南亚、非洲国家等着买。日本韩国也依赖中国,但他们在囤货和回收上下功夫,没那么激进。
再聊聊中国这边。中国不慌,因为稀土不是无限的,国家控制开采,避免过度开发。2010年那次配额调整,就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
现在中国稀土政策更注重高质量发展,出口配额稳定在4.8万吨左右,但实际出口没满额,因为国内需求也大。
高科技产业用稀土多,中国电动车产量全球第一,自然留着自家用。国家还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澳大利亚、格陵兰投资矿区,确保供应。
中国稀土集团是央企,整合了多家公司,控制力强。面对欧美退场,中国转向新兴市场,比如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工业化需要稀土,需求潜力大。
欧盟的举动受美国影响大。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拉着盟友围堵中国高科技,稀土就是一环。欧盟跟在美国后头,但自己经济压力大,通胀高,能源危机,哪有闲钱全换供应链?
2025年欧盟经济报告显示,关键原材料进口依赖仍高,稀土加工98%靠中国。专家分析,到2030年,欧盟可能只实现部分目标,本土加工达20%就不错了。
为什么?技术转移慢,稀土提炼污染大,欧美环保标准严,开新矿难批。回收率低,现在欧盟回收稀土不到1%,目标25%得靠新技术。
有人说中国会丢生意,可惜了。其实不然。中国稀土出口收入占GDP小头,2024年也就几百亿美元,对比整个出口万亿级,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稀土是战略资源,中国用它换技术、建联盟。欧美退场,中国可以涨价或限供,但国家政策稳,不轻易玩火。
相反,这事儿倒逼中国升级产业,开发绿色开采,减少浪费。国际能源署报告说,全球稀土需求到2050年翻三倍,中国份额会降,但仍主导。欧美加速退场?他们试试看,短期内离不开中国。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