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终有回音,谁能想到150多年前左宗棠的一句话,却是“映照了”如今的日本。
三十五个字,看透一个民族。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左宗棠150年前对日本的评价,仿佛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基因。
这短短的三十五个字,胜过千言万语的分析报告,精准刻画了日本行为模式的本质。
历史上,日本对唐朝毕恭毕敬,派遣唐使学习中华文化;而对晚清这个衰弱的巨人,则发动甲午战争,狠狠咬下中国一块肉。

这种行为的急剧转变,正是左宗棠所言“强必盗寇,弱必卑伏”的生动体现。
2025年10月,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再次为这三十五字提供了最新注脚。表面上,日本官员不时来华,点头哈腰、鞠躬解释,但这只是他们“畏威而不怀德”的生存伎俩。
在日本的字典里,从来只有“畏威”二字,没有“认错”这一页。

回顾历史,日本的行为模式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唐朝强盛时,日本恭敬地派遣遣唐使;明朝衰弱时,倭寇立即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晚清落后时,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民国积弱时,日本全面侵华并制造南京大屠杀。
而如今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可以堪称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在台湾问题上性质最为恶劣的严重挑衅行径”。

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以鲜明右翼保守立场著称的高市早苗,在就任日本首相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不仅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还抛出一连串强军扩武设想。
她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被视为“安倍路线”的坚定继承人,在强化军事力量、修改和平宪法议程上态度激进。

另外日本政客的挑衅言行,不仅是口舌之快,更伴随着一系列实质性行动。
从修改和平宪法,到修改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从政客集体“拜鬼”,到军费连续10年猛增,日本右翼势力正在系统性地突破战后秩序的束缚。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分析指出:“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也就是日本对中国的台湾省实行过50年的殖民统治。

所以在一些日本人,特别是像高市早苗这样的一些右翼反华政客看来,他们对历史上殖民统治台湾毫无反省。”
另外高市早苗的发言不是她一时的口误,也不是她个人的想法,而是充分暴露了日本右翼反华势力长期以来的心里话和具体战略部署。
经历了战败80年的日本,似乎现在又重新回到甲午战争那个时期的日本,不仅是要增强军事力量,而且它的矛头所向非常清楚,就是针对中国。

面对日本的挑衅,我们最需要的是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对日本抱有任何幻想,都是对自己的残忍;对日本心慈手软,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对日本放松警惕,就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不断动作,是从台下转到台上,逐渐放大自身的动作,是在加大力度试图介入台海,让“台湾问题国际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指出:“日本借台湾生事实际是给自己找事。”而中国政府在处理对日关系上,始终保持着战略清醒。
傅聪在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时明确指出:“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将坚决行使《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赋予的自卫权,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种坚定的立场,正是基于对日本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

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说:“一个民族只有尊重其他民族,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反观今日日本右翼的言行,却与此背道而驰。
当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回荡在联合国会场,当中国代表的信函被分发给所有会员国,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东方。
历史的教训如此深刻,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

今日中国,已不是当年的中国;今日亚洲,已不是昔日的亚洲;今日世界,也已不是过去的世界。
参考资料:
高市早苗涉台谬论是越线挑衅 严重冲击中日关系——中国青年网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