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三伏天了,用好陈皮加一物,喝对了化掉一身痰和湿,连脾胃和胃口也好了!

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三伏天,到底该喝什么来化痰祛湿、养护脾胃。

或许有人会问了,你不是一直说夏天要少喝粥吗?现在怎么又推荐粥了?

其实中医养生讲究“顺时而食”,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中医从不是断言所有粥都不能喝,更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得忌口。

我每次介绍食疗的时候,也都会把它的功效、利弊、适合与不适合的体质一一说明。与其“一刀切”地拒绝所有粥品,不如认真聊聊,在这个湿热交织的三伏天,哪种粥喝对了,既能化痰祛湿,又不会伤害脾胃。

要知道,《本草纲目》早就记载过:“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今天推荐的这碗陈皮大米粥,恰恰是借助了陈皮“理气燥湿”的独特药性,配合大米的“健脾益气”,在三伏天里为大家的脾胃保驾护航。

首先让我们搞清楚,三伏天里,我们的身体最怕什么?

——当然是湿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三伏天正值长夏,是一年中湿热交织最严重的时候。外有暑湿蒸腾,内有贪凉伤脾,很多朋友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早上起来痰多,舌苔白腻,身体沉甸甸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就像身体里的“排水泵”。但一到三伏天,这个“排水泵”就容易罢工。为什么?因为外界湿气太重,再加上我们贪凉喝冷饮,脾阳受损,运化无力,体内的痰湿就像垃圾一样堆积起来。

有没有既能化痰祛湿,又不会加重脾胃负担的好方法呢?

当然有!这就是我们中医圈子里私藏的陈皮大米粥

别看它简单,功效可不一般。《本草纲目》记载陈皮能“疗呕秽反胃嘈杂,时吐清水”,而且“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堪称中药里的“百搭王”。

第一宝:陈皮——化痰祛湿的专家

陈皮不是普通的橘子皮哦,朋友们!正宗的陈皮得是广东新会的茶枝柑,经过三年以上的陈化,才能出道。就像咱们的老中医一样,越老越吃香,陈皮也是放得越久,药效越绝。

陈皮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燥湿化痰,理气健脾”。你们说的早上痰多、舌苔腻,正是痰湿困脾的表现。陈皮既能燥湿,又能化痰,还能让脾胃的气机运行起来,简直就是为痰湿体质量身定制的!

第二宝:大米——温和的脾胃守护者

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是大米而不是小米或者其他?

这里面大有学问!大米性味甘平,最能健脾益气。三伏天里,我们的脾胃本来就虚弱,需要温和的滋养,而不是猛烈的补益。大米就像温柔的朋友,默默地给脾胃提供能量,让“排水泵”重新运转起来。

配伍的奥妙:一温一平,相得益彰

陈皮性温,大米性平,两者搭配后性质反而平和了,既不会上火,也不会过于寒凉。这就是中医“寒热并用”的智慧——陈皮主“行”(行气化湿),大米主“补”(补脾益气),一攻一守,祛邪不伤正气。

制作方法超简单:

什么人最适合喝:

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这碗粥就是为你准备的:早起痰多、舌苔白腻、容易犯困、没胃口但爱吃甜腻、大便不成形、身上肉松软、总感觉身体沉重。

特别提醒:

阴虚火旺的朋友们要慎喝哦!如果你平时口干舌燥、手心发热、晚上盗汗,那就先别急着喝这个粥。还有实热便秘的朋友,也要等症状缓解了再适量饮用。

记住:三伏天养生不在于吃得多贵重,而在于吃得对、吃得巧。

这碗简单的陈皮大米粥,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智慧。在这个湿哒哒的三伏天里,每天早晚来一碗,让你告别痰湿困扰,轻松度过这个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养生   陈皮   脾胃   胃口   对了   伏天   大米   燥湿   大米粥   舌苔   中医   本草纲目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