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今天就成了刀剑相向的死对头,马斯克跟特朗普这对组合,因为一纸"大而美"法案彻底闹掰了。
科技天才要用3900亿身家硬刚政治强人,这场好戏比啥电视剧都精彩,从盟友到敌人,就用了24小时。
这场史无前例的金钱与权力大战,会怎么收场?马斯克的政治豪赌能成功吗?
7月5日深夜,马斯克在X平台上扔了颗政治炸弹。短短一行字:"今天,美国党成立,为了把自由还给你们。"这消息一出来,全网都炸锅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一天,特朗普刚刚签署了那份要命的"大而美"法案。这法案直接砍掉了电动车的税收抵免,马斯克的特斯拉一年得少赚12亿美元。
这钱可不是小数目。12亿美元,相当于特斯拉一个季度的净利润。马斯克心里那个气啊,估计连睡觉都睡不踏实。
更绝的是马斯克的反击速度。法案墨迹还没干,他就在X上发起投票:"要不要成立美国党?"结果124.9万人参与,65.4%投了赞成票。
特朗普那边一看,这还了得?第二天就在海湖庄园开记者会,直接开炮:"埃隆可以去玩他的小游戏,但这事儿太荒谬了。"
更狠的是,特朗普还说马斯克最近"完全脱轨",让他"很难过"。这话说得,就差没直接骂马斯克忘恩负义了。
两人这么一来一回,关系算是彻底撕破脸了。想想去年大选时,马斯克可是掏了几千万美元帮特朗普拉票,还亲自跑摇摆州站台。
现在好了,从战友变仇人,就用了24小时。这反转速度,比马斯克的火箭发射还快。市场也被吓到了,特斯拉股价当天就跌了7%。
其实这场撕逼大战,早就有征兆了。马斯克跟特朗普的理念分歧,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全球化态度。特朗普那套"美国优先",要求制造业回流,技术封锁,对华强硬脱钩。这套玩法对马斯克来说简直是要命。
你想啊,马斯克的特斯拉在中国有超级工厂,SpaceX还要服务全球客户。全球化合作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线,特朗普这么搞等于是在割他的肉。
还有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两人的性格。马斯克是典型的科技精英思维,相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喜欢用数据说话。
特朗普呢,更像个传统政客,讲究的是政治手腕和话语权。两种思维模式一碰撞,不出矛盾才怪。
这次"大而美"法案就是个导火索。表面上看是取消电动车补贴,实际上是两种发展路线的正面冲突。特朗普要的是传统能源复兴,马斯克要的是清洁能源革命。
更要命的是,马斯克发现自己被耍了。去年帮特朗普竞选时,人家承诺支持科技创新,结果转头就砍补贴。这换谁心里都不痛快。
所以马斯克这次建党,表面上是商业报复,实际上是理念之争。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美国朝着他认为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问题是,政治可不像做生意,有钱就能搞定一切。美国的两党制可是有173年历史了,想撼动它?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马斯克虽然有钱,但想在美国搞第三党,这路可不好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钱也不是万能的。
先说法律门槛。在加州,新政党需要收集110万有效签名或者吸纳7.5万党员才能登上选票。全美50个州,每个州的规矩都不一样,光办手续就能把人搞疯。
更麻烦的是资金限制。虽然马斯克坐拥3900亿美元身家,但联邦选举法规定,个人向政党的年捐款上限只有44300美元。这点钱,对马斯克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当然,马斯克也不是没办法。他可以通过超级PAC无限注资,但这样就不能直接协调竞选活动了。就像有枪但不能开火,憋得慌。
历史上也有富豪尝试过。1992年,石油大亨罗斯·佩罗豪掷6300万美元,搞了个"改革党"。结果呢?虽然拿到了19%的普选票,但在"赢者通吃"规则下,一张选举人票都没捞到。
这就是美国制度的厉害之处。表面上给你机会,实际上设了无数道门槛。48个州的数学铁律让第三党永远是"数字赢家,席位输家"。
不过马斯克这次挺聪明,没说要竞选总统。他瞄准的是2026年中期选举,想在国会弄几个席位。这招确实有点门道。
现在参议院51:49,众议院218:214,两党势力很接近。如果马斯克能拿下2-3个参议院席位,8-10个众议院席位,就能成为"关键少数"。
到时候两党的法案要过关,都得看他脸色。这比当总统还爽,权力在手,责任不大。
但现实很骨感。两党的围猎机器已经启动了。特朗普盟友、风投大佬菲什巴克宣布暂停特斯拉相关基金,理由是"马斯克不务正业"。
马斯克的"美国党"到底能走多远?说实话,谁也不敢打包票。但有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是时机。2026年中期选举确实是个窗口期。届时众议院435个席位全部改选,参议院100个席位中有33个轮换,还有36个州长职位要重新洗牌。
这种大规模换血,给了第三势力机会。特别是那些对两党都不满的中间选民,可能真的会考虑新选择。民调显示,68%的美国人认为需要第三党。
其次是马斯克的个人影响力。这家伙在年轻人和科技从业者中的声望很高,X平台又给了他直接发声的渠道。如果操作得当,确实能聚拢一批支持者。
但挑战也不小。马斯克的南非出身意味着他永远不能竞选总统,这对"美国党"的天花板是个硬约束。没有领袖的政党,就像没有发动机的特斯拉。
更大的风险来自两党的联合绞杀。共和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超级PAC来对付"叛徒议员",民主党也联合19个州的总检察长发起诉讼,理由是"危害国家安全"。
还有商业风险。特斯拉的股东们已经坐不住了,担心马斯克分心会影响公司业绩。SpaceX的政府合同也可能受到影响,特朗普已经威胁要审查那220亿美元的订单。
不过,马斯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也许他早就算计好了这一切,只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毕竟,对于一个把火箭送上太空的人来说,搞政治可能只是另一个技术挑战。
2026年的选举结果,将是这场政治实验的终极检验。如果马斯克真的能在国会站稳脚跟,那美国政治格局可能真的要变天了。
但如果失败了,马斯克可能面临商业和政治的双重打击。到时候,这场3900亿美元的豪赌,就真的成了史上最昂贵的政治学费。
说实话,马斯克这步棋挺有意思的。不管成不成,至少有人敢站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有钱人玩政治,这事儿以后估计会越来越多。制度得跟上,不然迟早出乱子。
信息来源:财联社
你觉得马斯克这么干是对是错?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怎么想的。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