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整体走的比较低迷,特别是前期热门板块的半导体板块。
然而当市场再关注当下半导体是否处于高位,或者回调空间有多大的时候,盘后有一个消息,那就是湾芯展(第二届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的预热消息。
在发布会提到,“新凯来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持续有跟踪半导体的小伙伴就知道,新凯来这家公司怎么样的存在,这部分后面我会重点提到。
大家要知道,2025年3月的上海半导体展,它第一次正式亮相,就干了件“离谱”的事:一口气发布31款设备。
清一色用中国名山命名——峨眉山刻蚀机、普陀山PVD、昆仑清洗台……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实打实的产品矩阵。
更关键的是,这些设备不是摆在展台上拍个照就拉倒,而是已经拿下超百亿订单,客户名单里赫然写着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这些国内顶级晶圆厂。
那么这次的湾芯展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新凯来是否会给半导体板块带来重要消息?
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8月,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
但如果你只看到这一层,就错过了最核心的变量。
真正决定性的一步,是2022年深圳头部科技企业2012实验室数千人团队整体转入。
这批人是谁?是常年攻坚光通信、精密光学、高端材料的“技术大牛”。他们不是普通研发人员,而是经历在极端工况下验证过的技术体系的实战派。
这种“国资平台+顶尖技术流”的组合,本质上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创新范式。
它不像纯市场化的公司那样受短期财报束缚,也不像传统国企那样缺乏技术锐度。
你看它的节奏:
2021年成立,2022年吸纳核心团队,2023年产品导入,2024年批量出货,2025年全链条发布——四年可能走完别人十年的路。
这不是偶然,而是模式与技术深度耦合的结果。
外界总说中国光刻机落后ASML十五年。这话没错,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必须沿着ASML的路径,一步一步“补课”?
新凯来的策略很清晰:不求整机速成,但求核心部件突围。
它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合资成立长光集智,专注深紫外(DUV)物镜系统。
2025年,在DUV光学系统上取得阶段性验证成果——这意味着,中国在光刻机的光学系统上,终于有了自主可控。
更关键的是后续规划:向更先进制程所需的核心光学模组演进。
注意,是“模组”,不是整机。
但正是这些模组,构成了EUV系统的核心骨架。
ASML自己也是靠蔡司的光学、通快的激光、贝克的精密机械拼出来的。
新凯来走的,是一条“先做关键拼图,再组完整拼图”的非对称路径。
这背后,或许是这么多年国内对“系统集成”能力的深刻理解。
我们可能暂时造不出完全一样的EUV,但我们正在把每一个子系统做到“可替代、可替换、可升级”。
如果说光刻是“皇冠上的明珠”,那么半导体设备的真正护城河,是全链条的协同能力。
新凯来的31款设备,覆盖刻蚀、薄膜、清洗、量检测、热处理……几乎囊括前道所有关键环节。
它的产品命名看似文艺,实则暗藏野心:每一座山,都是一座技术高峰。
更重要的是,它强调“自主可控”,核心零部件要么自研,要么通过重要投资锁定供应链。
从产业链上看,快速发展和产品突破将主要惠及上游的设备零部件与核心材料供应商
1、上游核心零部件与材料供应商
凯来采取“端到端”自研模式,但许多高精尖的底层零部件和材料仍需外部采购,这为上游企业创造了市场空间。
2、芯片制造
新凯来的设备为国内晶圆厂提供了更多国产化选择,降低了对海外设备的依赖。
这两部分主要是整个围绕其构建的国产半导体设备生态圈。
近期,外围不确定的影响仍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外部环境复杂背景下,国产化进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新凯来在湾芯展上的“惊喜”,可能是一款新设备,也可能是一条新产线,甚至是一个技术联盟的成立。
但无论形式如何,信号或许很明确:国产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