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来临夏,这些特产伴手礼一定要带走!

这个“五一假期

临夏迎来了好多游客

除了欣赏美景、品尝美食

带些特色伴手礼回家

既能分享旅行的快乐

也是对这段美好旅程的留念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

极具临夏特色的特产伴手礼


美食类

▷▷牡丹鲜花饼

酥脆香甜、入口即化的牡丹鲜花饼是临夏的特色美食之一。它选用新鲜、无污染的紫斑牡丹花瓣,经过精心筛选、清洗和腌制后,与面皮巧妙融合。金黄的外皮松脆,内馅绵柔,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花瓣与麦穗碰撞交织的香气,仿佛一股清新的春风轻轻拂过舌尖,让人陶醉其中。

▷▷八宝盖碗茶

一碗正宗的八宝盖碗茶,是临夏各族群众普遍喜爱的饮品。除了上好茶叶外,还搭配了冰糖、桂圆、红枣、杏干、枸杞、葡萄干、无花果等食材,味道苦中有甜,甜中带酸。喝上一口,茶的清、干果的香、冰糖的甜掺和在一起,令人倍感清爽。

▷▷临夏牛羊肉

临夏的牛羊肉品质优良,吃起来肉鲜味美,是来临夏必须吃上一顿的美食。临走时可以找一家能够提供真空包装的店买上一些,带回去给亲友们尝一尝这来自临夏的美味。

▷▷河州锅盔

河州锅盔是临夏非常常见的传统面点食品,它以发酵面粉为主料,按辅料葱油、糖等不同,可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锅盔能够做到久放而不变质,临夏人出门总要带上很多锅盔赠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外地游客在离开临夏时也经常会买上一些带回家去,由此可见锅盔的好吃程度。


工艺品类

临夏砖雕◁◁

临夏砖雕是甘肃临夏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集绘画、书法、诗文、印章于一体。如今,小型可携带型的砖雕艺术品已经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之一。这些砖雕作品采用细腻的雕刻技术,描绘了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苍松翠柏、梅兰竹菊、松鹤喜鹊等,寓意美好,可用于装饰、收藏或馈赠,让你把这份独特的艺术之美带回家。

临夏雕刻葫芦◁◁

以葫芦为纸,以针尖为笔,雕刻葫芦堪称临夏一绝。艺人们在小巧玲珑的葫芦上,刻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有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等,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世间百态。其形象逼真,品位高雅,是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选艺术品,也是极具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伴手礼。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作为保安族人民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是保安族文化的精髓。保安腰刀工艺精巧、美观大方、刀刃锋利、经久耐用且携带方便,2006年,保安腰刀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非常独特的伴手礼选择。

临夏彩陶工艺品◁◁

临夏是马家窑文化最重要的分布地之一,被誉为“彩陶之乡”。虽然出土的彩陶是国家珍贵文物,数量有限,但民间艺人们仿真复制出了不少精美的彩陶手工艺品。这些仿古复制的盆、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造型独特,图案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让你可以把古老的彩陶文化带回家。

养生保健类

▷▷ 永靖百合

永靖百合是蔬菜中的珍品,其鳞茎洁白肥厚、质绵味甜,清香可口。百合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糖、蛋白质、矿物质盐等多种营养成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已远销到港澳等地,是健康养生的好选择。

▷▷积石山花椒


伴手礼


产自积石山县的花椒品质优良,色泽艳丽,粒大肉厚,味道纯正。皮入调料,籽可榨油,亦可入药,用途广泛,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

▷▷临夏黄酒

送长辈礼物不知选什么?临夏黄酒是贴心之选!它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酒色清亮,口感醇厚。加热后加入姜丝饮用,酒香与姜香交织,暖身又暖心,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小酌。黄酒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适量饮用对身体有益。无论是节日送礼,还是日常表达孝心,送上一壶临夏黄酒,传递的不仅是美酒,更是浓浓的关怀与爱意。

▷▷赤松茸

临夏的山林孕育出独特的赤松茸,它菌盖红褐如霞,菌柄粗壮饱满,模样讨喜。作为大自然的馈赠,赤松茸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堪比“素中之荤”。烹饪方式多样,切片油煎,金黄的油脂裹着菌片,香气瞬间弥漫厨房,外脆里嫩,一口咬下满是山野鲜香;煲汤时,赤松茸与鸡肉、排骨搭配,汤汁浓稠醇厚,每一口都暖胃又滋补。无论是为家人烹制美食,还是作为健康食材送给亲友,真空包装的赤松茸都是“五一”临夏之行值得带走的珍贵伴手礼。

“五一”来临夏游玩

带上这些特色伴手礼

把临夏的味道和记忆

一起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吧!


记 者:王美玲

编 辑:田玉燕

主 编:覃 霞 责编:马志涛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美食   临夏   特产   赤松   腰刀   砖雕   彩陶   黄酒   永靖   石山   葫芦   保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