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游戏“限玩令”生效,还需家长接好棒

7月3日,腾讯游戏宣布启动“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据腾讯公布的“2025年腾讯游戏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显示,7月1日至8月31日之间,每周五、六、日20时至21时之间未成年人可登录游戏,其余时间均为禁玩时段,这也意味着整个暑假可游戏时间总计27小时。据网易公告,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也只能在每周五、六、日晚间20时至21时登录游戏,整个暑假游戏时间也为27小时。

暑假已至,家长又将开启与孩子的“手机争夺战”;尤其是,监护人要想方设法地管控孩子玩游戏。现在,腾讯和网易两家大厂分别发布“游戏禁玩令”,整个暑假算下来,未成年人只能玩27个小时。暑假游戏“禁玩令”是步好棋,然而,在笔者看来,还需家长接好棒。

较之于以往漏洞,腾讯的暑假游戏“禁玩令”有了改进:比如,腾讯游戏推出了两项新功能——“游戏临时开关”和“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这两项新功能旨在为家长提供灵活管控游戏账号的服务,避免孩子借家长的身份,突破游戏“禁玩令”。即便如此,我们家长也不能完全将游戏防沉迷的希望寄托于暑假“禁玩令”上,还应当采取其他辅助措施。

我们必须明白,即便修补之后的“禁玩令”,也不能为游戏防沉迷兜底。现在玩游戏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规避限玩规则的“聪明才智”——利用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绕过实名制审核,从而随心所欲地玩游戏。再者,他们也可以以游客的身份玩手游,或者玩那些不受限制的单机游戏。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没有了网络游戏,还有五花八门的短视频,还有儿童不宜的网文,还有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总之,如果家长不管控好暑假的孩子,放任他们与手机共处,那么,对手机诱惑无免疫的未成年孩子,肯定会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虚度美好假期。从这个角度看,游戏“限玩令”生效,只是把防沉迷的接力棒传给了家长;接下来,家长如何做尤为关键。

现如今,没多少孩子能经得起手机的诱惑。周一到周四全天候不玩游戏,或许还能做得到,但让他们这四天完全不摸手机,几乎不可能。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带有强制性的暑假玩手机规划,固定他们每天玩手机的时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触网习惯。最关键的是,家长要给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比如学习、阅读、玩手机、做家务、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等。

暑假里,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在游戏“限玩令”的配合下,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孩子多元兴趣,这样才能打赢与孩子的“手机争夺战”,让孩子走出沉迷手机、沉迷游戏的沼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齐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游戏   家长   暑假   腾讯   孩子   手机   未成年人   时间   争夺战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