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AI+艺术”的实验进程——省艺研会“秋季艺术家读书班”在南钢成功举办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为积极回应当代文艺发展新需求,探索AI背景下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10月24日—26日,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在南钢举办了“秋季艺术家读书班”。

  本期读书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面向人工智能新时代,开拓艺术创作新天地”为主题,吸引了全省近百名艺术家踊跃参与。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省艺研会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为参会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触碰前沿、交流思想、激发灵感的学习平台。

  省文联主席、省艺研会会长章剑华在开班仪式上指出,举办本次读书班,是为了引导广大会员特别是当代艺术工作者主动拥抱席卷而来的技术变革,深入思考AI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章主席强调,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心态学习新技术,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探索新表达,以不懈探索的追求激发新灵感,让科技为艺术赋能、为创作插翼,共同探索江苏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范式。

王芳致欢迎词


  南钢党委副书记王芳在开班仪式上致欢迎词。她介绍了南钢自成立以来的转型升级之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用AI赋能实体产业、打造“数智南钢”的具体举措,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越是冰冷,越需要人文的温度;制造越是精密,越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她期待着参会艺术家为南钢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保留文化根脉、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宝贵启示。

章剑华《AI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新趋势与新实验》


  章剑华主席首先为与会人员作了《AI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新趋势与新实验》的专题讲座。重点讲了四个方面:(一)AI的意义与发展趋势;(二)AI背景下艺术家的能力建设;(三)AI艺术创作的初步实验与计划;(四)AI背景下的艺术创新模式。章剑华在讲座中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提高人类能力的“超级性工具”,也是重塑科学研究的“颠覆性引擎”,更是构建社会公平的“普惠性平台”,希望广大艺术家自觉主动地提升学习力、提问力、想象力、策划力、审美力、行动力,积极拥抱AI时代,以创新驱动艺术创作迈向新境界,在更广阔的创意疆域中开拓艺术的新可能。

刘旭东《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艺术的现代化》


  著名文艺评论家刘旭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艺术的现代化》的讲座中,系统剖析了中国艺术走向现代的实践历程。他指出,中国艺术以“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方式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它既是现代化进程的“记录者”,也是精神共识的“凝聚者”、文化资源的“激活者”、社会发展的“赋能者”。通过将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时代需求融入创作与实践,艺术让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物质的厚度,更有精神的温度与文化的深度,成为推动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文化推动力。

孙峰峰《AI重构文化艺术产业:人工智能语境下的传统文化转译术》


  南京大学AI专家孙峰峰教授作了题为《AI重构文化艺术产业:人工智能语境下的传统文化转译术》的专题讲座,其中既有对艺术现代化道路的宏观梳理,也有对AI技术应用的微观解读,重点剖析了数字内容生产趋势、AI转译活化实践案例、商业化路径探索等课题,呈现出系统性的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作方法论。

  在讲座之外,读书班还精心策划了“钢韵墨舞 艺润南钢”书画雅集、“当代艺术之光”文艺演出。

  读书班期间还组织了南钢采风、参观洋河文化艺术中心等特色活动,力求在有限的会期内,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与创作素材。

  本期读书班是省艺研会推动艺术与时俱进的一次积极探索,活动不仅深化了艺术家们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认知,更通过实践与交流拓宽了创作视野,成为一次融汇思想、情感与技艺的艺术盛宴,令参培人员受益匪浅,也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们对当下文艺发展之路的深度思考,为今后的创作打开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力。

  省艺研会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引导艺术家关注时代课题,以更开阔的眼光、更鲜活的语言创作出更多反映社会发展、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助力全省当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秋季   艺术家   进程   艺术   人工智能   文化   中国艺术   文艺   时代   欢迎词   讲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