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超19倍,不能任由儿童软泥玩具肆意“放毒”| 新京报快评

对“浑身是毒”的解压软泥玩具,必须要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成型水可以让胶水不再粘手,软泥玩具就可以随意揉搓拉伸。图/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 柳早

据央视财经报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们购买的“解压”软泥类玩具,经常散发刺鼻气味,还导致孩子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有些玩具包装没有厂名厂址信息和产品合格证,是典型的“三无”产品。

这些软泥类玩具的核心材料之一是成型水,然而,风险就可能暗藏成型水之中。一些售卖解压玩具的电商客服坦言,成型水的成分除了水就只有硼砂。硼砂是一种有毒化合物,1至3克就会使成年人中毒,儿童一旦误食,5克即可致死,长期接触会影响孩子的肝肾功能和生长发育,可见其危害之重。

事实上,国家推荐性标准《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明确指出: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迁移量应少于等于300mg/kg。记者网购几款自制软泥玩具套装送检,发现结果均超标,最高值超国家标准19倍多,可谓“浑身是毒”。

有店主更是坦言,几乎所有软泥玩具的成型水里,都会超量加硼砂,所以这类产品拿不到合格的检测报告。这同时也意味着,儿童在玩这类玩具时,极大概率会接触到这类劣质产品。再联想到上面提到“1-3克中毒”“5克可致死”的剂量,这种危害性实在是令人后怕。

其实,软泥类、黏性玩具等酿成健康危害,早已见诸媒体。据报道,2024年,有网友就称,自家孩子玩假水(水晶泥)过敏,导致两只手溃脓、发烂、爆皮。2021年,武汉一女孩意外将一小块水晶泥揉入眼中,导致眼角膜受损。2018年,湖北宜昌一学生吞下少量水晶泥后,腹痛不止。

针对一些早已出现的问题,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水晶泥和假水玩具消费提示》,指出要慎选慎购水晶泥、假水玩具等类似玩具。2023年,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醒,玩“水晶泥”谨防硼砂中毒。此外,福建、浙江等地都曾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处理。

不过,在央视的报道中,商家承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经常来检查”,但他们也采取了诸多对策。比如,在产品包装和销售过程中,绝口不提硼砂,以免引起注意;有的用假公司名、检测报告造假等手段逃避监管。

也即,虽然监管在线,但商家也早已熟练地玩起了“猫鼠游戏”,给检查制造了难度。在此背景下,监管网格必须更密、更实,采取更为严格和系统的措施,以彻底堵上监管漏洞。

一方面,要从源头加强原料环节管理,对硼砂等危险化学品实行流向追踪,杜绝流入儿童玩具生产链,同时强化日常执法。另一方面,对违法企业要加重处罚,坚决打击伪造检测报告、冒用公司信息等行为。

考虑到现在不少玩具都在线上销售,电商平台必须承担主体责任,主动筛查,避免劣质玩具从线下“躲入”线上。也可以考虑设立举报奖励、加强科普宣传等方式,提升公众识别能力和安全意识,形成社会共治合力,不给危险玩具留下任何空隙。

总之,对于危害巨大、成分超标的“三无”产品,社会不应再放任其存在了。在监管部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社会层面的监督也要持续发力,多措并举筑牢儿童玩具的安全防线,让孩子们远离“毒玩具”的威胁。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杨利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育儿   硼砂   软泥   玩具   儿童   水晶泥   产品   黏性   稿酬   儿童玩具   央视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