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部长:荷兰接管安世没有任何错,我认为这个决定非常明智

编辑|小Z

前言

"荷兰接管安世没有任何错,我认为荷兰政府的干预决定决定非常明智。"

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经济部长斯文·舒尔茨就安世半导体事件作出评论。

这番话从以汽车产业为命脉的德国官员口中说出,着实让外界大跌眼镜。

他们那边哪里是“维护安全”,分明就是在进行一场抢劫掠夺!

340亿收购后的"鸠占鹊巢"

2019年,荷兰安世半导体差点破产,后来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出手价是340亿元。

当时这笔收购被看作是中资接手、拯救欧洲老牌企业的成功案例。

收购后,安世很快扭亏,到2024年,营收达到147.15亿元,还给荷兰交了1.3亿欧元的税,一下子进入了全球车规级芯片前五名。

安世的业务早就和中国市场捆在一起了。

数据显示,公司大约80%的芯片封装和测试都在东莞工厂完成,年出货量超过500亿颗,占全球封测产能的70%。生产用的氮化镓原料中,有95%依赖中国供应。

同时,欧洲的车企对安世的芯片依赖很大,大众、宝马、沃尔沃这些巨头的汽车电子系统里,安世的基础芯片几乎无处不在,一辆车光关键零部件就要用上300多颗这样的芯片。

9月底,美国商务部不断施压,荷兰政府突然改口。

先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暂停了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董事职务,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随后经济部门直接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业务主体,禁止任何资产调整。

这种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的做法,在国际商业历史上都算罕见。

荷兰首相斯霍夫对此解释时说:“这不是针对中国,全是因为安世CEO管理不善。”

车企停产与部长力挺的反差

荷兰的“接管令”一出,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德国汽车业。

10月22日,德国《图片报》爆出一条重磅消息:大众汽车计划暂停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受影响的包括高尔夫、途观等核心车型,这些车型占了大众全球销量近三成。

大众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目前根本没有替代方案,从其他厂商采购芯片,不仅要等几个月完成测试认证,还可能出现匹配问题,根本无法弥补短期供应缺口。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米勒急得公开喊话:如果供货中断问题得不到解决,德国汽车产业短期内可能面临“全面生产限制”。

要知道,汽车产业占德国GDP不少,关联着数百万就业岗位,安世芯片一旦断供,等于直接掐住了德国经济的“咽喉”。

可就在本国车企焦头烂额的时候,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却出来说这算是“明智之举”。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舒尔茨的表态其实反映了欧盟内部的“政治压力”,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欧盟国家不得不向美国主导的科技政策示好,即便这样做会损害本国产业。

中方反制

荷兰的单边操作没达到预期,反而引来中方精准反制。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迅速宣布,对安世中国子公司实施出口管制,禁止部分芯片组件出口。

这一招很快显现威力,因为安世的全球产能结构早就高度依赖中国,欧洲工厂生产的晶圆必须运到东莞工厂完成封装和测试才能出货,而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备用产能还不到东莞工厂的三分之一。

更让欧洲紧张的是,中国同时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是半导体生产的关键原料,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核心零件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库存仅够维持八周。

这意味着,如果争端持续,不仅安世会受影响,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都可能被拖下水。

针对荷兰总部散布的“中国工厂芯片质量不稳”说法,安世中国直接用数据回应。

在发布的双语《致客户信》中,他们明确表示,东莞工厂生产的芯片全部符合国际标准,良率在行业里保持领先,还通过了大众、宝马等多家车企的认证。

为了彻底摆脱荷兰总部的限制,安世中国还做了三大调整:改用人民币结算,停用SWIFT系统转向CIPS支付,并将ERP软件换成国产版本,从运营上实现了“去欧洲化”。

不到两周,局势就完全逆转。

国内供应稳定,而欧洲车企却陷入“芯片荒”。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紧急发出警告,称如果争端不能解决,欧洲汽车生产可能面临“历史性中断”。

荷兰接管安世没有任何错?

舒尔茨说的“明智决定”,在现实面前越来越站不住脚。

荷兰这波操作不仅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也暴露了欧盟的双重标准,平时老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可在安世事件里,却用一个模糊的“安全理由”,直接干预中资企业的合法经营。

荷兰曾靠ASML、安世等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占优势,如今却主动破坏供应链稳定。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数据显示,安世事件爆发后,飞利浦、ASML等荷兰大公司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欧元。

有网友在海外论坛上调侃:“荷兰想学美国搞霸权,结果忘了自己只是个中等国家,最后把欧洲经济都拖下水。”

全球化不是开关,供应链也不是能随便摆弄的棋子,契约精神更不是想遵守就遵守、想忽视就忽视的口号。

德国经济部长嘴上说“力挺”,可能能暂时得到西方阵营的认同,但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停滞还是停滞。

荷兰政府动用行政手段“接管”,也许能讨好美国,却挽不回合作伙伴和市场的信任。

在这个高度互相依赖的世界里,合作才是正路。

任何想用政治手段破坏市场规则、用阵营对抗代替实际合作的行为,最终都只会害了自己。

供应链一旦断了,企业的生产、就业、市场信誉都得跟着受影响,受损的永远不只是别人,也包括自己。

参考信源

搜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荷兰   德国   经济部长   明智   欧洲   中国   芯片   工厂   大众   东莞   美国   稀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