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深一度#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位置十分特殊,它就像是一道岔路口,站在这里的人,无论往哪边走,背后推着的都是整个民族的命运。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这是当时国内外都震惊的大事,而当时的背景是日本已经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华北局势岌岌可危,全国舆论对老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极为不满,后来张、杨成功扣押蒋介石,那期间甚至有人提出要枪毙老蒋。
如果西安事变里张学良、杨虎城真的一冲动把蒋介石杀了,中国历史会变得怎么样?
直白一点说,你不得不承认蒋介石在当时的确是国民政府的核心人物。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历史如何评价,当时他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到了“去掉他立刻乱套”的地步。
南京中央军大部分直接听命于他,财政、外交、人事体系也是围绕他个人运转。
西安事变爆发当时,他带兵到了前线,准备继续“剿共”,而不是北上抗日,这才引发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强烈不满。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统帅,他的部队实际上长期在陕北和红军纠缠作战,前线流血牺牲但没有抗日机会,他本人也在不断承受东北沦陷的耻辱和来自部下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扣蒋是个压着情绪做出的极端举动。
但杀不杀其实是另一个问题,扣押可以谈条件,杀人就彻底断掉了政治解决的可能性。
如果当时蒋介石死了,最直接的后果是国民政府核心立刻出现权力真空。
而汪精卫则是党内地位最高的元老之一,但他的抗日立场并不坚决,至于他后来的行为大家也都知道了。
如果老蒋被杀,南京的财政部、外交部、交通部这些关键部门会由谁接手,完全没有明确答案。
同一时期,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桂系、CC系、军政各派都觊觎权力,这种情况下,一旦缺少中心权威,很可能马上出现军阀混战级别的争权。
别忘了,1936年的中国还没彻底摆脱军阀混战时代的惯性。
作为对比,蒋在世时尚且要不断压制地方势力调和关系,如果他突然死去,很可能不是集中力量抗日,而是多路抢班夺权。
军事上如果蒋不在,中央军即使有实力也会陷入指挥混乱。
当时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的军队部署是分散的,东北军、西北军、中原部队、各地杂牌军协调本来就差,而红军刚刚在长征结束后到达陕北,实力有限。
没有蒋,谁来整合这些力量?张学良有没有能力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是很可疑的,因为他手上仅有东北军,而东北军战斗力在中原大战后已大不如前。
事实上,他在扣蒋时就没有打算推翻整个国民政府,而是逼迫蒋改变政策,如果真的处决对方,他面对的将是南京方面的全面讨伐,而日本很可能趁机南下。
国际方面,当时的苏联刚刚和国民政府建立了较好的外交接触,他们需要一个对话对象。
如果蒋被杀,苏联要在中国找一个能压得住局面的新领袖,短期内几乎不太可能。
英美对中国局势虽然关注,但更多是出于维护在华利益的立场,对于内部动荡,他们不会直接干预,而动荡本身对抗日是极为不利的。
历史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才有了名义上的国共合作。
如果当时走到刺杀的地步,很可能抗日统一战线胎死腹中。
从抗战后来的表现来看,虽然国民政府在战略上犯过很多错误,但它的统一指挥和外交协调还是为坚持八年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都需要庞大的后勤供给体系和国际援助支持,如果换成军阀式的割据状态,根本无法维持前线作战的稳定。
再看抗战中后期,正是依靠蒋的中央集权,才能在太平洋战场开辟后迅速与盟国协调作战计划。
如果没有这样的全国性政府,在国际会议上发声的资格都会丧失。
再把时间拉回1936年,除了内部因素,日本也在观察西安事变的走向。
据后来的日本史料记载,他们对于中国高层的不稳定非常关注,因为这可能给他们提供扩大战争的机会。
而刺杀蒋介石无疑会让日本获得极大理由去加快华北乃至华东的行动,甚至可能支持某些亲日派掌控南京政权,结果就是抗日力量更分散,北方甚至可能出现更早的沦陷。
这种局面对中国整体抵抗能力的打击,比当时任何正面战场上的失败都要严重。
老蒋在抗战和后来的国共内战中的确存在很多争议,他的某些政策也带来了代价,但在那个特定节点,保留蒋的存在对于实现全国名义上的统一抗战是必要的。
有的人可能会用事后诸葛的眼光说,杀掉蒋介石换成更坚定抗日的人可能更好,但实际上当时的权力格局没有这种最佳人选,反而会陷入混乱。
参考后来国际上的类似案例,比如中东一些国家领导人突然被推翻,短期内往往导致国家失序、外敌乘虚而入,这种情况放在1936年的中国几乎是必然的。
而且从个人关系到大格局,张学良自己当时也是很清楚杀蒋意味着什么的,他和蒋之间虽然有严重分歧,但还是选择把蒋送回南京。
这一决定保证了随后国共的合作启动,也间接让抗战能以全国性战争的规模开展。
后来八年抗战再艰难,中国始终没有被彻底征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统一战线的存在。
总之,如果西安事变真走到了杀掉蒋介石的地步,中国很可能会陷入短期内全面动荡,日本有机会集中力量将华北乃至华东全部吞并。
抗日统一战线形不成,国际援助也无从谈起,整个民族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险。
历史给出的那条“保蒋促合作”的路径,是风险最小、胜算最大的选择,这也是西安事变能成为中国近现代史转折点的原因之一。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