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平公开喊话罗永浩,如果真有种就关注学生餐,去为学生请命!

2025 年,罗永浩因公开质疑西贝餐厅使用预制菜却未标注,引发全网热议。多数网友赞其 “敢戳行业潜规则”,将他捧为 “消费者代言人”;但心理咨询师赵卫平却公开唱反调,认为其 “勇气与正义流于表面”,并隔空喊话让他把目光从 “高档餐厅” 转向更弱势的学生群体。这场争议不仅围绕预制菜展开,更折射出不同群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差异 —— 有选择的消费者与 “没得选” 的学生,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现实困境。

罗永浩与西贝:一场 “预制菜” 引发的对抗

争议的起点,是罗永浩一次普通的西贝用餐经历。2025 年 9 月,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在西贝点了三道菜,上桌后发现口感僵硬、加热痕迹明显,询问服务员后得知 “都是预制菜复热”。他质疑:“西贝人均消费超百元,号称‘现点现做’,用预制菜没问题,但为什么不提前标注?消费者有知情权。”

这条内容很快冲上热搜,网友纷纷共鸣 ——“花大价钱吃料理包,感觉被欺骗”“之前以为西贝是现炒,原来也是预制菜”。罗永浩顺势持续发声,晒出自己与西贝客服的沟通记录,客服仅回复 “预制菜符合安全标准”,未回应 “标注” 问题。这让他更坚定:“不是反对预制菜,是反对‘隐瞒’,这是行业潜规则,得有人说出来。”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则充满火药味,他在内部会议上称罗永浩 “搞网络黑社会”,“利用个人影响力煽动情绪,把商业问题变成全民声讨,本质是霸凌企业”。这番话又引发新的争论,有人支持贾国龙 “预制菜是行业常态”,也有人觉得 “被戳中痛点就急眼”。

事实上,这不是罗永浩第一次用 “激烈方式” 维权。2011 年,他因购买的西门子冰箱存在 “门关不紧” 问题,多次沟通无果后,雇人将三台问题冰箱运到北京西门子中国总部大楼前。在围观人群注视下,他抡起一把银色大锤,狠狠砸向冰箱门,金属撞击声在街头回荡,现场还拉起 “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上” 的横幅。最终,西门子公开道歉并承诺召回问题产品,但当时也有人质疑他 “炒作过度,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赵卫平指出,罗永浩两次维权的逻辑高度相似:“先抓住一个消费者痛点,在社交平台放大,聚集有同样经历的人,形成舆论压力,最终迫使企业让步。但他选的‘对手’,都是面向有消费能力的群体 —— 能吃西贝的人,能买西门子冰箱的人,其实都有选择余地。”

赵卫平的喊话:从 “有选择” 到 “没得选”

就在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发酵时,心理咨询师赵卫平发布了一条长文,直接向罗永浩 “下战书”。他在文中写道:“你说要为消费者发声,可你关注的是‘能自由选择餐厅’的人;真正需要被拯救的,是那些‘没得选’的学生 —— 他们每天吃的学生餐,背后的问题比西贝预制菜复杂百倍,你敢不敢碰?”

赵卫平的观点很明确:西贝的消费者不满意,可以下次换别家,甚至再也不吃;但学生只能吃学校提供的餐食,不管好坏,都没有选择。“你去西贝吃饭,觉得贵了、是预制菜,可以拍桌子走人;学生在学校,饭菜馊了、有添加剂,也只能硬着头皮吃,因为他们没有‘换一家’的权利。”

他还给出了具体建议:“如果你真有勇气当英雄,就别盯着西贝了。去各个学校的食堂,全程开直播吃一顿学生餐,让大家看看孩子们每天吃的是什么 —— 是新鲜的蔬菜,还是泡在油里的剩菜?是合格的主食,还是满是添加剂的零食?”

赵卫平强调,学生餐问题不是 “标注与否” 这么简单,“背后牵扯供餐公司招标、学校后勤利益、地方监管漏洞,这些才是真正的硬骨头。你敢不敢去查一家供餐公司的资质?敢不敢问校长‘为什么换不掉有问题的送餐车’?这些事,比骂西贝难多了,也真实多了。”

这番喊话很快引发共鸣,有家长在评论区留言:“终于有人说这话了!我家孩子学校的午餐,经常是冷的,菜里还能看到头发,反映了好几次都没用。” 也有人担心:“学生餐牵扯的利益链太深,普通人根本动不了,罗永浩就算想去,估计也很难。”

学生餐乱象:那些 “没得选” 的真实案例

赵卫平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就在罗永浩与西贝争吵最激烈的 2025 年 9 月,上海就曝出了学生餐安全问题。

当时,上海多所中小学的家长群里突然炸开锅 —— 某小学中午分发的 “虾仁炒蛋”,刚摆到学生餐桌上,就被老师紧急收回。有学生后来告诉家长:“那道菜闻起来臭臭的,像坏了的虾。” 学校来不及准备新的饭菜,只能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包小面包充饥。

可当家长看到面包的配料表时,更生气了 —— 配料表上密密麻麻列着二十多种成分,其中 “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 等食品添加剂占了近一半,还有几种连家长都叫不出名字的化学物质。“这根本不是给孩子吃的健康食品,更像廉价零食。” 一位姓邵的家长在群里晒出女儿的呕吐物照片,“我女儿吃了面包和前一天的剩菜,回家就吐了,说菜咸得齁人,萝卜汤还有怪味。”

家长们联合起来追查,发现这些有问题的饭菜,都来自同一家名叫 “上海绿捷” 的供餐公司。更让人气愤的是,这家公司之前就因 “食材不新鲜” 被投诉过,却依旧能为多所学校供餐。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2024 年,吉林长春某小学曝出后勤主任贪腐案:从 2010 年开始,这位主任就和供餐公司串通,从每个学生每天 8 元或 12 元的餐费里,每顿抽取 0.3 元到 0.5 元。就这么 “几毛几毛地抠”,九年时间里,他一共贪了 23 万多元 —— 这些钱本应用来给孩子改善伙食,最后却进了个人腰包。案发后,有学生家长回忆:“那几年孩子总说学校的菜不好吃,肉少得可怜,原来钱都被他贪走了。”

最让人无奈的是河南某中学的案例。2021 年,该校三十多个学生吃完午餐后,集体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孩子们说 “豆腐是馊的,米饭还有霉味”。愤怒的家长堵在学校门口,不让供餐车进来,要求换供餐公司。可校长却当着家长的面哭了:“我也想换,可这家公司是教育局招标选的,我一个校长,没权力换啊!” 他抹着眼泪说:“我本来想把学校办好,让孩子吃好饭,现在却因为一顿饭,让学校名声受损,我对不起孩子们。”

这些案例,正是赵卫平口中 “真正的硬骨头”—— 学生餐背后的利益链、监管漏洞,比西贝的预制菜问题更复杂,也更难解决。罗永浩炮轰西贝,能引发舆论关注,甚至迫使企业回应;但面对学生餐乱象,即便有家长、校长发声,也很难撼动既有的利益格局。

近日,罗永浩在直播中被问及 “是否会关注学生餐”,他只是含糊回应 “食品安全都该关注”,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而赵卫平的长文下,仍有家长在持续留言,希望有人能真正为孩子 “请命”。上海绿捷供餐公司的后续处理结果还没公布,邵家长每天早上都会给女儿准备便当,“宁愿辛苦点,也不让孩子吃学校的不安全饭菜”—— 这或许是很多家长无奈却现实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学生   赵卫平   罗永浩   家长   学校   公司   消费者   上海   饭菜   校长   冰箱门   利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