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茶位费”该不该收?广州推出立法草案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早茶,作为起源于广东省广州市的社交型饮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沉淀,已形成诸多独具特色的饮茶礼俗和规矩。到底应如何界定“广州早茶”,如何区别现做与预制,又当怎样保障消费者的相关权益?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近在官网公布了《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链接:
https://www.rd.gz.cn/xwdt/content/post_263082.html】,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10月28日。

广州早茶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摄

《征求意见稿》中所称的广州早茶为,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州地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以饮茶搭配广式点心为核心形式,融合岭南饮食文化、社交习俗与传统技艺,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标识性的饮食消费形态。

对于早茶的制作与售卖,《征求意见稿》强调了两个“明示”:一是价格明示,二是制作方式明示(是使用传统方式还是非传统方式制作)。同时,针对广受关注的茶位费问题,新规要求,广州早茶经营者若收取茶位费,应当提供红茶、绿茶、普洱茶、菊花茶等供消费者从中选择,并做好相关茶饮服务。

在广州居住多年的谭女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广州人大多有吃早茶的习惯,而且与吃快餐不同,用餐3小时也很平常,所以能接受早茶店适当收取茶位费,“但有的店喝白水也要收茶位费,或者收了茶位费只提供茶包还要自己沏,确实很影响就餐体验。”不少网友认为,此次《征求意见稿》有力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10月15日,北京至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岑岩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内容既适应了当前消费者对于餐饮需求的期待,又提出如“以传统方式制作和非传统方式制作的同一种早茶食品,可实行不同价格”等细节,给予了商家一定的灵活性,非常值得肯定。但类似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障碍,比如,如果使用半成品原料现制现做,能否归属于传统方式制作,存在模糊空间。因此,若要政策更好落地,还需进一步详细界定。

李岑岩提醒,此规定属于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后仍是引导性和倡导性的。因为没有具体的罚则,所以在强制执行力方面会大打折扣。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才拥有设定行政处罚的权力。因此,该规范的主要效果将体现在引导行业自律、推动相关行业协会制订细则,并提升公众的权益保护意识。“它更像是一次社会观念的普及,而非一场立竿见影的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美食   早茶   广州   草案   征求意见   方式   人民日报   传统   消费者   客户端   广州市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