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想被心梗“盯上”,建议坚持做到这5点!能预防心梗发生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心梗似乎更青睐寒冷的冬季。

然而,您可能不知道,炎热的夏季同样是心梗发作的高峰期。每到夏季高温时节,由于失水、饮食、睡眠习惯的改变等诱因,心肌梗死的患者会比春秋季有所增加。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卿俊副主任医师带您了解夏季心梗高发如何有效预防。

夏季心梗为何高发?

1.大量出汗致血液黏稠

高温环境下,人体为了散热,会大量出汗。汗液排出的不仅有水分,还有钾离子等电解质。

这会导致人体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后,流动速度减慢,容易引发心绞痛,甚至发展为心肌梗死。同时,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2.室内外温差大

从高温的户外进入凉爽的空调房,或者从室内到户外,这种温度的骤变对血管是个极大的考验。

粥样硬化的血管弹性变差,难以适应突然的血管收缩和舒张,这会使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3.睡眠作息不佳

夏季白天炎热,夜间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时间。夏夜高温酷热,容易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如果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不高,心脏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容易引发心绞痛发作。

如何预防心梗?

1.及时补水,少量多次

流汗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含盐分的液体,特别是户外工作者。饮水时要注意速度和量,建议每次饮水不超过500ml,两次饮水间隔 15-20 分钟,避免短时间内补充过多水分加重心脏负担。

2.注意温差,避免贪凉

在户外进入室内,或室内到户外等温度变化大的环境时,可在门口停留一段时间,让身体慢慢适应温差变化,避免温度骤变对血管的刺激。

合理使用空调,建议将空调温度控制在26-28度之间,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导致全身血管收缩。

3.保持良好生活作息

保持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等,遵循 “四低一高”饮食原则: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作息要规律,不吸烟,睡前不喝酒、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坚持每日安排 30 分钟的时间进行适度运动。

4.稳定情绪,心态平和

炎热天气容易使人烦躁,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要减少体力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5.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已患心脑血管疾病者要积极治疗,严格遵守医嘱,不可擅自减药、停药。

心梗发作有哪些征兆,如何及时识别?

约30% - 40%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在发病前3 - 7天内有先兆症状,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

1.胸痛: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或上腹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呼吸困难:感觉气不够用,呼吸急促,甚至端坐呼吸。

3.大汗淋漓:没有明显诱因的突然出冷汗,皮肤湿冷。

4.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

5.其他不典型症状:下颌疼痛、手臂疼痛、牙齿疼痛、神志改变等。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张婷副主任医师提醒: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原地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心脏负担。

夏季虽然炎热,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就能为心脏撑起一把 “保护伞”,有效降低心梗发作的风险,让我们在炎炎夏日也能拥有健康的心脏,享受美好的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卿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1

标签:养生   夏季   发生   建议   湖南省   心肌梗死   心脏   血管   症状   黏稠   心绞痛   炎热   温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