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错了?医生:60岁后,饭后不做3事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几乎是口口相传的“养生铁律”。

不过,话传多了,有些细节就变了味儿。特别是对60岁之后的人来说,这句话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是说饭后一定不能动,而是说某些做法确实对身体没好处,有的甚至可能反而在给身体添麻烦。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在坚持健康生活,结果却不小心做错了。

现在很多人退休后时间多了,也开始更关注身体,日常养生的意识确实提高了不少,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信息太多,有真有假,尤其是各种短视频里的“养生知识”天天换着说,今天说吃这个防癌,明天又说那个容易致病,让人一头雾水。

其实,养生这事吧,越是简单常识性的,反而最容易被误解。

就比如饭后走一走这件事,原本的说法可能是希望人们饭后不要坐太久,稍微活动一下,促进消化。

但慢慢演变成了饭后必须走,甚至有人把它当成运动锻炼的一种方式。

殊不知,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饭后马上大动作走路,甚至快走、爬坡、练器械,反而对心脏、肠胃都不是好事。

60岁以后身体代谢慢了,各项功能也没那么灵敏了,很多时候看似没什么,实际是在悄悄积累问题。

尤其是消化系统,年纪越大,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就越慢。

吃完饭后,食物刚刚进入胃部,需要大量血液参与消化。

如果这时候开始活动,比如站起来就走、走太快,甚至去遛狗、爬楼梯,那一部分本该流向胃部的血液就会被调走给肌肉使用。

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胃胀、反酸,严重的还会有餐后低血压、头晕、恶心的现象。

此外,60岁以上的人群,很多本身就有基础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饭后是一个血糖、血压波动比较大的时间段,如果不注意休息就去运动,容易让血压不稳,甚至诱发心绞痛或者脑供血不足。

有些人觉得饭后不活动就“长肉”,实际上,这种想法一点都不靠谱。减肥靠的是全日能量管理,不在于你是不是刚吃完饭马上走上几步。

当然,并不是说饭后就一定只能躺着。很多人饭后立刻“葛优瘫”,看手机、看电视,一坐一个小时,这也不行。

正确的做法其实是:饭后坐一会,靠着椅背或沙发,静静休息个20分钟左右,不要马上低头玩手机,也别立刻站着干活。

这个时候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稍微歇一歇反而是更有利的。

更需要说的是,有些老年人饭后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泡脚、洗澡。

听起来像是在享受生活,实际上也很危险。饭后泡脚会使得血液流向下肢,和前面讲的情况类似,会影响胃部的血液供应,导致消化不良。

而饭后立即洗澡,尤其是热水澡,还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对本身心脑血管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

很多人说,那总不能饭后坐着也不行、走路也不行、洗澡也不行吧?那到底能干啥?

其实答案也没那么复杂:60岁之后,饭后最好的状态就是“静而不躺,动而不跑”。

换句话说,就是静静地坐着休息一会儿,20分钟以后再适量活动,像散步这种事,推迟个半小时进行,反而更好。

不要太教条地去执行一句老话,也不要把运动和饭后硬绑在一起。

根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的一项调查,超过68%的60岁以上老人存在饭后不适症状,其中以胃胀、头晕、出汗、心慌最为常见。

这些人中,大约有73%的人都有饭后立即活动的习惯。而在没有这些习惯的老人中,上述不适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这说明饭后活动的方式和时间,真的会影响身体状态。不是说饭后不能动,而是得动对时间,做对方式。

再说一点,现代人的肠胃环境和几十年前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吃得精细、吃得快、吃得多,再加上运动少,胃肠道负担本就不小。

特别是老年人,很多药物也会影响消化系统,比如降压药、降糖药、抗凝药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胃肠功能。

如果在这种基础上饭后还做不适当的动作,那身体很可能就“吃不消”了。

此外,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情况,就是饭后低血压。

年轻人很少听说这个词,但在60岁之后,尤其是服用降压药的人群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饭后因为血液大量流向消化系统,导致心脑供血下降,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倒。而很多人还误以为自己“走累了”,却没意识到是低血压的问题。

国外的多项研究也指出,老年人饭后1小时内做中等强度的活动,心脑事件的风险会短暂上升。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但值得注意。

有人说,现在年纪大了,不运动就会“废”,这话没错,但运动不是不分时间地点强度的硬刚。

有些人刚吃完饭就出去跳广场舞,动作幅度还特别大,结果跳到一半心慌气短,非得停下来缓好久才能回家,这种事在社区医院里几乎天天能遇见。

实际上,60岁之后,运动更讲究“顺其自然,贴近身体节奏”。

饭后适度的“等一等”,其实就是在给身体一个缓冲。

饭后不是最好的锻炼时段,特别是强度稍大的动作,比如快走、器械锻炼、跑步、弯腰扫地这些,都不建议饭后马上进行。

可以提前安排在早上或者下午,避开饭后那段时间,也能大大降低健康风险。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霞.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J].名医,2019,(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养生   饭后   医生   身体   消化系统   血液   低血压   胃部   时间   流向   动作   降压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