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问”健康丨准妈妈怎样吃更健康?孕期饮食科学指南请收好

昨天(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倡导广大的准妈妈们了解掌握营养健康以及出生缺陷的防治知识,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

准妈妈孕期的营养和胎儿健康密切相关

但孕期饮食的各种说法五花八门

准妈妈怎样吃更健康?

一起来看↓

孕期肥胖增风险

不同体重增重标准各不同

专家在门诊中发现,超过30%的孕妇存在营养失衡问题,尤其是体重超标问题日渐突出,对于不同体重的准妈妈,孕期健康增重的标准是不同的。

视频加载中...

通过准妈妈怀孕前的身体质量指数也就是BMI指数来计算孕期体重增长的标准,BMI指数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BMI = 体重 (kg) / 身高² (m))。

BMI指数在18.5—23.9属于正常范围;在24—27.9属于超重;≥28为肥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杨慧霞:怀孕前体重是一个正常范围的,孕期体重增长是8到14公斤。如果超重,孕期推荐的体重增长是7到11公斤。而对于肥胖者,孕期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5到9公斤的范围。如果已经患有2型糖尿病,妊娠期体重增长最好比刚才提到的还稍微减少一些,更为理想。

对孕妇自身,肥胖可能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分娩困难与手术风险增加等。

对胎儿和新生儿,母亲肥胖可能会导致巨大儿、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心脏缺陷,唇腭裂等先天性畸形的风险更高。

研究表明,母亲孕期肥胖的影响可能深远地延续到孩子的未来。比如母亲孕期肥胖,孩子在儿童期和成年期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母亲体重正常的孩子。

不建议单纯通过增补剂

代替均衡膳食营养

大多数的准妈妈在备孕和怀孕期间都会补充营养补充剂,比如叶酸、钙片,尤其是一些控制体重的准妈妈认为吃饭会胖,少吃饭多吃各种营养补充剂同样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营养补充剂真的能够替代饮食吗?来听专家的解答。

视频加载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杨慧霞:食物和营养剂两个不一样,因为通过食物,尤其是均衡的多样化的食物,能很好保证全天的总能量以及妊娠期对于多种营养素的需求。而现在的一些营养增补剂,它主要是针对某些微量元素、营养素,我们不建议单纯通过增补剂来代替均衡的膳食营养,所以还是要从膳食营养入手。

孕期生病应科学合理用药

有的准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在孕期即使生病,也什么药都不敢吃。关于孕期生病是否可以吃药,来听专家的解答。

视频加载中...

专家介绍,孕期生病不必硬扛,科学合理地用药既能治疗母亲的疾病,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胎儿的安全。但有些药物会导致出生缺陷,需要严格遵医嘱。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产科主任 游艳琴:特别是像我们熟知的,比如说感冒,特别是病毒性的感冒,有一些退热的或者抗病毒的药物,在孕期一定要慎用或者是禁用的。有一些精神心理方面的药物,像卡马西平这样的精神类的药物,也会导致出生缺陷。再就是一些风湿免疫激素类的药物都有可能对腹中的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进行。

孕期“吃什么”

部分传言不可信

关于孕期吃什么更好的说法非常多,比如“喝红糖水和吃枣能补血”“喝骨头汤最补钙”等等。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视频加载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杨慧霞:红糖里面铁元素含量极少,枣作为一个植物,含的铁量也是相对比较少,而大量摄入这些,因为它的糖分相对比较高,我们并不建议通过这样的补充来增加铁元素的摄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产科主任 游艳琴:实际上碳水化合物在所需能量里面可以占到50%~60%,脂肪和蛋白质各占25%左右,所以不能够一味地控制体重,或者是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而严格地去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精粮比如面粉或者是白米饭这些可以适当减少,但是吃一些粗粮既能够达到对于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又能够增加肠道的蠕动,让整个孕期比较顺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杨慧霞:汤里面其实钙的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妊娠晚期机体对钙的需求的增加,而且这些骨头汤油脂比较高,所以我们并不太建议大量通过骨头汤来补充钙

(来源:央视新闻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

编辑:L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育儿   健康   孕期   饮食   科学   指南   体重   营养   肥胖   碳水化合物   北京大学   胎儿   药物   缺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