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接受荷兰殖民者投降,结束台湾38年的异族统治;2025年10月18日,郑成功后人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胜选演讲中重申“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跨越363年的历史回响,印证了台湾与大陆永不分割的血脉渊源,也预示着民族统一进程的必然轨迹。
郑成功那会儿领着两万多人,几百条船就过了台湾海峡,台湾那地方本来就不是外人的,澎湖紧挨着漳州,台湾就该回到中国版图里,《告台湾百姓书》里写得明明白白,汉人老早就过去开荒种地盖房子了,荷兰人也就是占了一阵子,没过几天荷兰守军就降了,郑成功那边好多汉人站出来帮忙,主权这事一下就有了底,后来郑家的后人也没闲着,郑克塽是投了清朝,可郑家子孙还在台湾修水利,把福建种田的技术带过去,台南直接变成了大粮仓,郑成功的庙修了二十多个,祭祀的事都是郑家自己人操办,年年都去,郑丽文选举的时候就说,祖宗的血流在这片土地上,台湾就得跟祖国站在一起。
两岸的风向变了,郑丽文一上来,直接就提“必须”,国民党以前那套不统不独的说法她不提了,开口就是九二共识,让两边高层坐下来好好聊,黄埔的老兵们都喊中国才是未来,支持她的人越来越多,郑丽文琢磨着去大陆,先从农业谈起,让两边的年轻人多走动走动,这事要是真办成了,民进党搞的两岸不通那堵墙就算是被推倒了。
再看看外面,郑成功那时候对付的是荷兰公司,现在中国面对的是美国,美国不停给台湾卖武器,上百亿美金的单子,可世界上183个国家都跟中国建交,荷兰丢了台湾之后生意也一落千丈,美国那点军售根本改变不了大局,郑丽文说得很实在,台湾不能当棋子,有钱不如拿来改善民生,买那么多武器干什么,历史的教训就摆在那里。
文化这东西是根,郑成功收回台湾就建了孔庙,开了科举,儒家思想把大家的心拧在了一起,现在大陆拍的那些电视剧,讲吴石、朱枫那些人的故事,台湾的年轻人看了,对国家民族的事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郑丽文也总说两岸同文同种,这话在岛内越来越有市场,台独那套说辞慢慢就没人信了。
两岸统一的步子明显快了,现在不靠打仗了,大陆的实力放在那儿,半导体产能做到世界第一,稀土市场也牢牢抓在手里,经济上先融合,政治上自然就靠拢了,郑丽文说的农业合作,意思很清楚,台湾三分之一的农产品都卖到大陆,经济上分不开了,政治上也就顺理成章。
历史就是这么个道理,当年郑成功用刀把荷兰人赶跑,现在郑丽文用谈判把两岸的距离拉近,方式不同,但结局都一样,台湾终究要回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开罗宣言》、联合国的文件早就给台湾的法律地位定了性,郑丽文当选那天晚上念她祖宗的诗“开辟荆榛逐荷夷”,祖先做过的事,她接着做,两岸和解这事,靠的就是这股历史的推力。
三百多年一晃而过,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郑丽文呼吁认同,台湾和大陆这根线就从来没断过,黄埔老兵、台湾青年一起喊出我是中国人,农产品贸易、科技合作在海峡两边跑得火热,统一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海浪总要回到大海,台湾的归属就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必然一步,谁也切不断。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