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今天指数反弹,但实际大家的体感并不好,眼下这个局面,该怎么做才合适呢?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很多朋友对于昨天美元反弹这个事情还是不太理解,美元反弹是因为老美的流动性出了问题,而元凶就是停摆的老川政府,它光想着进账,却不花钱,这不连当兵的都被欠薪这种闹剧都出来了,当然这都是民间段子,其实就是美国财政部的TGA账户创了阶段新高导致的,余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但是这账户和美联储的准备金直接挂钩。简单说就是,TGA账户余额越多,银行准备金就越少,这一次等于从市场里硬生生抽走了超过7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相当于加息100个基点,完全抵消了美联储之前两次降息带来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这轮全球市场的暴涨,就是从美联储开始降息而开始的,这点A股最明显,还记得几天前给大家分享的那张图,其实自从八月份开始就交易美联储新一轮降息,当时我还说,接下来不降息肯定会对市场有点制约,好家伙,现在不是不降息,反而等于要加息,那股市还不得崩,结合我昨天说的央妈维持RMB的状态,结果就是抽掉了A股的流动性,于是乎大家看到的不管涨还是跌,成交持续萎缩。

没钱的代价就是没有主线,于是牛鬼蛇神就开始活跃了。
其实A股历史上的十一月从来不平静,一方面年底基金的排名大战是最为混乱的,保市值的,拉市值的,砸市值的都有,这些资金各怀心腹事,这就导致没有什么热点持续,唯一的热点一定是出乎意料又不符合逻辑,这样才能满足那些短线资金的自娱自乐。
纵观最近五年的11月行情,权重股的表现一直是比较差的,而微盘股的表现就相对比较好,所以再叠加当下的资金面紧张,市场就会变得更加极端一些。

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提到过,就是不要「上错车,下错站!」
股票世界中,有三个没有,是大家公认的:
没有只涨不跌的行情;
没有普涨可以一直持续;
没有多少股票可以涨幅超越市场;
所以所谓「不要上错车」,本质就是不要选错了标的,以2025年关税摩擦之后的反弹修复行情来说,别看指数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面,一度要创下近2年时间的新高,但实际上个股方面还不到五成,有些个股根本没有捞到太多反弹的机会,但是搞不清楚状况的散户以为行情好了,自己股票多少有点机会,结果一拿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就像下面两只股票,差距非常之大: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提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橙色柱体就是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橙色「机构库存」数据。
从第一只股票,股价基本上是震荡向上,虽然期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比如我用红色框出的部分,但实际机构大资金不离不弃,仍然积极参与交易。反观第二只的股票,其实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反弹了一把,然后「机构库存」数据突然消失,即便是后面也有过两次反弹,但也没有两天就开始跌了,这就是有没有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差距,所以有的人说不能差一天。如果没有大数据守护,可能还在苦苦等待,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于眼下的行情,缺钱就会导致机构更加谨慎,叠加现在监管层面不允许机构们乱来,所以大家都是在凭本事吃饭,你要是看不懂机构的行动轨迹,那肯定会被甩出局,这里说的甩出局,就是指被震仓震出去。

就像大家看到这这股票,图中蓝色K线的位置,回头看都是每一次调整的低点,但是当时看呢?很可能就把他当成是调整的开始,这一进一出,差别可就厉害了,尤其是数字三所在的位置,此前股价有过一波涨幅,而这天是调整后首次出现反弹,但是反弹力度很一般,从走势来看有做双顶的迹象,但是看交易行为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的是蓝色K线,代表机构的「震仓洗盘」行为,实际这个K线映射的是下面红色框中的两组数据,即:「机构库存」数据叠加「空头回补」数据,「空头回补」数据就是反映当前股价被回补行为主导,而且是机构在回补,这不就是震仓要结束的迹象嘛,所以看走势和看行为差别真的很大,以至于会错过所有行情。
所以,眼下不动大概率就是真掉队,而乱动也是很惨,所以一定要站对队伍!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