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天气炎热,钟南山院士叮嘱:糖尿病患者牢记"4防3忌"

炎炎夏日,大暑节气已过,但高温并未离去。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段时期尤为关键。

我国呼吸疾病领域泰斗钟南山院士曾在多个场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炎热天气下更需谨慎护理,牢记"4防3忌",以维持血糖稳定。

研究表明,夏季高温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风险增加28%,是其他季节的近1.5倍。

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4亿,且呈年轻化趋势。炎热天气下,人体代谢紊乱,出汗增多,体内水分与电解质流失,血糖控制难度陡增。许多人误以为夏季胃口不佳,可随意减少药物,殊不知这种自作主张恰是酿成血糖失控的祸根

记得前不久,广州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一周内收治了5位因高温天气导致血糖异常的患者。其中一位65岁的张大爷,患糖尿病十余年,平日血糖控制尚可。

大暑过后,他嫌热减少了户外活动,增加了冷饮摄入,还自行减少了药量,结果出现严重高血糖,被家人紧急送医。医生检查发现,老人血糖高达23.6mmol/L,远超正常值。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夏季高温对糖尿病患者是一次特殊'考验',体温升高会加快新陈代谢,影响胰岛素分泌与敏感性,加之出汗增多导致血液浓缩,更易引发血糖波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表的研究证实,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可增大40%以上,低血糖和高血糖风险双双上升。这正是高温天气下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的原因

钟南山院士提到的"4防3忌"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在炎热夏季科学应对?

首先说"4防":防脱水、防感染、防血糖波动、防心脑血管事件。

防脱水是第一要务。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糖尿病患者尿量也较常人多,双重作用下极易脱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夏季饮水量应比平时增加30%左右,但要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含糖饮料、冰镇啤酒这类"解暑神器"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隐形炸弹",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防感染同样关键。夏季细菌繁殖速度快,而糖尿病患者抵抗力普遍较弱。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但许多患者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皮肤修复能力差,夏季更易发生皮肤感染。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容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等处,每日清洗并及时更换衣物。

防血糖波动更是重中之重。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对血管内皮损伤更为严重。夏季高温会影响胰岛素吸收速率,药效可能提前或延后,加上饮食不规律、运动减少,血糖控制难度增大。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建议,高温天气下应适当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防心脑血管事件尤为重要。高温环境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大,糖尿病患者本就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炎热天气更需警惕。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数据显示,夏季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期,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2-4倍。

再来看"3忌":忌饮食无度、忌自行停药、忌过度贪凉。

忌饮食无度是基本原则。夏季水果丰富,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吃水果总比吃零食好",结果导致血糖波动。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指南明确指出,水果虽然健康,但含糖量不低,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含糖量较低的品种,如草莓、樱桃、猕猴桃等,且应计入全天碳水摄入总量。

忌自行停药是致命误区。某些患者认为夏季代谢加快,可减药或停药,这种想法极其危险。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强调,任何用药调整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如是说。

忌过度贪凉是特殊提醒。夏季贪凉,冷饮、空调成了标配。过度贪凉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药物吸收;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温差过大还会诱发感冒,进一步干扰血糖控制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糖尿病患者认为"夏天食欲差可以少吃药",25%的患者承认"夏季用药不规律"。这种错误认知正是导致夏季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

辽宁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曾报道一例特殊病例:一位40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因夏季高温自行调整胰岛素注射位置(从腹部改为大腿),导致药物吸收速度改变,引发严重低血糖。这提醒我们,即使是看似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对血糖产生显著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表示:"夏季高温不仅影响血糖,还可能加速胰岛素变质。"胰岛素等药物的保存同样需要特别注意。胰岛素应避免阳光直射,不用时应放入冰箱2-8℃保存,但使用前需恢复至室温。

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高温天气糖尿病管理指南》建议,高温天气下应调整运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等气温较低时段,并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同时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现实中,许多患者因担心低血糖而随身携带糖果,这是正确的做法,但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研究表明,定时定量进食、规律用药、适量运动是预防血糖波动的最佳策略。

除了上述"4防3忌",钟南山院士还特别强调了心理调适的重要性。长期高温可能导致情绪烦躁,而负面情绪会通过内分泌系统影响血糖。保持积极心态,适当放松,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一环。

对于高温天气下的糖尿病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尤为重要。早睡早起,避开高温时段外出,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温差过大,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挑战也有所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依赖性更强,夏季需特别注意胰岛素储存条件;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更应关注饮食控制和体重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项随访研究发现,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其夏季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未接受教育者。这也提醒我们,科学认知是良好管理的基础。

夏季高温确实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额外挑战,但只要科学应对,依然可以平稳度夏。掌握必要知识,做好防护措施,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炎炎夏日也能过得健康舒心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马敬红.夏季高温环境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31(5):334-338.
[2]王维.糖尿病患者季节性血糖波动规律及管理策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4):312-316.
[3]李方.高温环境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8):1356-1360.
[4]赵立.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22年)[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24(2):89-96.
[5]钟南山,陈冠贤.慢性疾病患者夏季健康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20):1542-154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养生   大暑   院士   炎热   南山   糖尿病患者   天气   血糖   夏季   高温   胰岛素   中国   糖尿病   患者   低血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