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娟 图 / 金尚镇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这句话描绘了横断山脉的壮丽与险峻。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南部,纵贯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山系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南北生物交汇的走廊,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高山峡谷、冰川湖泊、原始森林交织成一幅幅震撼人心的自然画卷。
▲来源丨摄影师/刘彦斌
本期,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进横断山脉,从一片区域、两大古道、三条大江、四大国道、七大山脉等多个维度,深入探索这片土地。横断山脉不仅是探险者和非遗文化爱好者的天堂,更是地球演化与生态系统的天然实验室,它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无论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沧桑,还是俯瞰江河的壮阔,横断山脉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心生敬畏与向往。
▲来源丨摄影师/里说视角 天书
在这里,云与山相依,水与天相接,历史与自然交织。云端下的横断,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与山河对话的胜地。
横断东西
一座特立独行的山脉
文 / 李忠东
图 /善友|格致探游 刘彦斌 王成 南卡 老胡看世界 李政霖
编辑/与子成
▲来源丨摄影师/南卡
横断山区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构成这个体系的山脉中,有一座最具个性,这就是东部的横断山。
冰峰雪岭间,时有高山冰湖隐逸地显露着纯净的美丽。山与山之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肩结伴而行。峡谷的褶皱处,曾经的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在荒草已经煙灭,川藏,滇藏公路蜿蜒在山川之间,细若游丝。而在那些看不见的细微处,是纵贯高山上下的垂直植被,是峡谷中荫郁的原始森林和花开各色的杜鹃,是覆盖着野花和绿草的山原湿地,还有散落在干热河谷中的村落耕田,以及生生不息的人。
从大雪山到大渡河
探秘“藏羌彝走廊”
文/桃桑
图/甄极JT 桃桑
编辑/肖笭
▲来源丨摄影师/桃桑
茶马古道
古往今来,横断山脉以险峻著称,其东有大渡河大峡谷,西有雅砻江大峡谷,构成了世界上高差最集中最显著的横断山绝地,是地理学上的“地球皱褶”,更是人类学家费孝通笔下“藏羌彝走廊”的骨骼。而这片南北纵贯的狭长地带间,绵延盘旋着一条条神秘古道,将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连接在一起,那便是藏羌彝走廊上的茶马古道。
大雪山下,大渡河边,古今交相辉映,穿越千年的茶马古道马铃声已不再,但是藏羌彝走廊上生活的汉、藏、彝等多民族是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辉煌与传奇的书写者。
蹄声远去 藏汉情深
文/立夏 李然 林禅娟
图/高承 陈国曦 老黄带你去旅游 liujunjin 摄影师么么锐
编辑/李涓涓
▲来源丨摄影师/摄影师么么锐 丁青热巴舞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起于西安,终于拉萨,曾是大唐与吐蕃往来的交通孔道,也是中国内地连接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国际通道。这条跨越今陕、甘、青、川、藏五省区的古道,全长三千余公里,距今至少有1300年的历史,被后世誉为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黄金桥”。这条古道始于关中平原,贯穿河湟谷地,抵于青藏高原,是见证和亲、会盟、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文化线路。
从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之旅,到西藏昌都类乌齐的生态,这是一段跨越千年的民族融合与自然和谐的史诗。不仅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更是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
三江并流
奏响生命乐章
文/蒙蒙
图/石贵华 卢海林 铁丐(李朝阳) 摄影师老皮 贪玩的叶先生
编辑/宋亿
▲来源丨摄影师/卢海林
三江并流
泱泱华夏大地上,山脉仿若大地隆起的脊梁,江河宛如流淌的血液,山河共同勾勒出最本真、最磅礴的生命脉络。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以其“世界屋脊”的巍峨高度,成为地球之巅奇观的同时,还发源了众多河流。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三条大江流经横断山脉区域时,遭到崇山峻岭的阻隔,塑造出全球独树一帜的地理奇观——三江并流。
在这里,每一座山峰,从古老地壳运动中拔地而起,静默而坚毅,以亘古不变的姿态,见证岁月更迭,守护着一方生灵;每一条江河,自高山雪原蜿蜒而来,奔腾或静谧,一路润泽两岸,串联起人类的聚居与发展。三江并流是自然的神来之笔,是地球历经无数沧桑巨变后留存的珍贵馈赠,赋予这片土地无尽的生机,生命之歌在这方天地之间经久不息。
跨越横断山
重走G317金珠玛米之路
文/许文舟
图/胡恩泰 李珩 祥子 吴轩
编辑/与子成
▲来源丨摄影师/吴轩
G317
G317入藏第一站,是著名的岗托村。“岗托”的“岗”,谓之山,当地人认为,“岗”的本义是奶水已干枯的母牛。这是解放西藏第一个村庄,遥想当年,密集的枪声,在冲锋号里应声落到江面。历史已进入村史,再被雕塑成供后人参观的一枚枚头像。站在江畔,我面对的是巨石高耸的悬崖,铭刻“西藏”二字。西藏两个大字,镶在悬崖之上,据说拼装了毛主席的墨迹。笔锋尚健,笔力千钧,有第一面五星红旗踏上西藏土地的气势。历史还原了这个村庄该有的宁静。桃花丰腴,梨花内敛,土豆与青稞丰收之后,再由雪花把一年交给一年。
端起茶杯,便是滇藏情结,顺着逶迤的山路,走来了云南的大马帮,一片茶叶便把滇藏两地联结起来。灯火阑珊的大街,是曾经的茶马古道。远道而来的马帮,走到这里,有人就此安家,有人还回到故地。一条川藏线上的古道,是他们最长的记忆。比大河更多的交汇是古道,像一株古树茶,在昌都叶落归根。然而,任凭怎么想,都无法将马蹄想成车辙,将驮口想成香车。一片茶叶落入沸水,昌都,这座山川大河造就的城市便有了可以咀嚼的味道。
香格里拉景观大道
G214上的“善妙之地”
文/王成
图/老黄带你去旅游 王成
编辑/李涓涓
▲来源丨摄影师 / 王成
G214
G214是我国西部一条极具地理与文化价值的交通动脉,北起青海西宁,南至云南景洪,全长约3256公里,跨越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这条国道如同一根丝线,巧妙地将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这三大地理单元紧密相连。
在滇藏交界的横断山脉腹地,从香格里拉经过梅里雪山,澜沧江以雷霆之势劈开陡峭峡谷。当214国道蜿蜒至芒康县境内,海拔4300米的达美拥雪山下,三千四百块古盐田犹如悬挂在崖壁上的棋盘,用赭红与雪白的色块诉说着千年文化底蕴。弦子是芒康的魂,只要琴弦不断,文化就永远活着。
自驾318国道
一路向西的云路天阶
文/夏暮
图/甄极JT 张振启 高朝阳 陈义勇
编辑/肖笭
▲来源丨摄影师 / 高朝东
G318
清晨五点,晨光初露,在引擎的震动中,成都的轮廓在后视镜中淡去。当一声机械的“前方进入318国道”导航语音响起,车轮碾上一条湿润的沥青路,这条盘旋在世界屋脊的史诗级公路不再是冰冷的地图线条,而是我们即将用雪山、激流、天路与马蹄声构成的纪录片。
回程经过怒江大桥时,车厢里残留着青稞香气和风尘仆仆的倦意,后视镜中的雪山缩成小小的光斑,相机的内存已经接近极限。我突然摇下车窗,对着坚韧的崖壁大叫几声,回荡在江水和峡谷间的声音空旷又清晰,宛如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我的回应。318国道从不回答那些宏大的命题,但它教会我——生命最炽烈的温度,往往藏在旅途中的每一刻。这些瞬间如同地图上绽开的空白,提醒我们永远有未抵达的远方,永远有未熄灭的渴望。
从察雅到边坝
雪山古道的诗行
文/知秋 桃桑
图/高朝东 老黄带你去旅游 阿拖施晓君 陈义勇
编辑/宋亿
▲来源丨摄影师 / 高朝东
G349
G349的起点察雅县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境内东中部为高原、丘状高原和山原地貌;西部是高山峡谷,沟壑纵横。澜沧江流经察雅县境内时,由西北而东南蜿蜒出境,麦曲作为澜沧江一级支流由东南向西北横穿县境。正是这片高天厚土承载着察雅的厚重,名曲大江赋予察雅以灵动。
怒江东支玉曲上游河段蜿蜒曲折于其间,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嵩草甸植物。我们折转向西,踏上曾经繁盛一时的茶马古道。行驶在高山草原上,G349像天路一般延展向前,仿佛直通天际,触手可及的团团云朵在低空中悠悠地飘着,投下一片阴影。紧贴着地皮生长的花草,密密匝匝,连绵成接天盖地的藏东草原。
沙鲁里山
闪耀的横断之心
文/桃桑
图/桃桑 甄极JT
编辑/肖笭
▲来源丨摄影师/桃桑
沙鲁里山
横断山作为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地带,复杂的地形孕育出丰富的景观。一道道山脊重叠排列,如果找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便能一览层层叠叠的高山列队。这条我国境内最长、最宽、最典型的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向西依次分别是岷山、邛崃山、大雪山—贡嘎山、沙鲁里山、云岭山脉、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岭—高黎贡山。纵观横断山七脉,一簇簇冰峰雪岭,刀削斧劈,高耸入云,各有千秋。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这条横断山系最为庞大的山脉千百年来屹立于此,旅人们南来北往的足迹不过为沧海一粟。路漫漫其修远,时至今日,尚未被探索的风光与人文风情藏于高峰,等待每一位勇敢的旅行者去探索。
横断山冰川
稀少且珍贵
文/李忠东
图/储为民 南卡 祥子
编辑/与子成
▲来源丨摄影师/南卡
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地区冰川数量仍多达1961条,总面积超过1300平方千米,最具地标性的冰川作用中心是四川的雪宝顶和云南玉龙雪山,分别是中国乃至亚洲冰川分布的最东和最南界限,如同门神一般守卫着这个磅礴的冰雪王国。横断山的现代冰川虽然覆盖面积不及天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且以小型山岳冰川为主,但也独树一帜,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比如雪宝顶冰川是我国分布最东部的冰川,海螺沟冰川拥有我国规模最大的冰瀑布,贡嘎山的贡巴冰川最大冰厚达263米,创造了我国山谷冰川冰厚的最高记录。更重要的是,横断山处于我国第一级地貌单元和第二级地貌单元的结合部,冰川分布区往往山体高亢陡峻,相对高差悬殊,峡谷深切,地貌复杂性、层次性、垂直分带性均较为突出。
新刊已上市
4月刊封面丨摄影师/土登
▼
2025年4月刊目录
卷首
山川褶皱 生命舒展
文/王秀悦
封面摄影/土登
在路上
日光月落 拉萨光与影之诗
文/刘媛莉
本期策划
云端下的横断
图/刘彦斌
从大雪山到大渡河 探秘“藏羌彝走廊”
文/桃桑
蹄声远去 藏汉情深
文/立夏 李然 林禅娟
三江并流 奏响生命乐章
文/蒙蒙
跨越横断山 重走G317金珠玛米之路
文/许文舟
香格里拉景观大道 G214上的“善妙之地”
文/王成
自驾318国道 一路向西的云路天阶
文/夏暮
从察雅到边坝 雪山古道的诗行
文/知秋 桃桑
沙鲁里山 闪耀的横断之心
文/桃桑
横断山冰川 稀少且珍贵
文/刘忠东
分享家
喧嚣中的秘境
图/石贵华
故事
左手书绘折翼人生
——唐卡画家雍仲卓玛的故事
文/阿苏
目的地
留在心中的歌 纳木错科考日记
文/唐召明
品藏
门巴木碗 勒布沟里的光芒纹路
文/王宇萌
西行漫记
金岭 舌尖上的春味
文/周婷婷 贡秋曲错 高玉洁 平错朗加
更多精彩
请订阅《西藏旅游》杂志
▼▼▼
来源丨《西藏旅游》杂志社
图片丨见下方标注,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