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饮品半杯是冰块,“破冰行动”咋这么难?

立秋时,各大平台商家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但顾客发现,越来越多饮品取消了“去冰”选项,一些饮品里甚至一半是冰块。有消费者反映,她在外卖平台下单购买了3杯冰咖啡,下单时特地备注了“冰块单独送”,但商家却回复做不了。经市场监管局调解,商家最终同意了消费者的退款请求。

对此不同饮品店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无法去冰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饮品去冰后会影响口感;二是公司对饮品制作有规范流程,门店工作人员若被发现未按规范操作,将面临公司处罚。

虽然眼下正值酷暑,但是仍然有一些肠胃敏感的人并不能接受冰块,不能去冰无疑剥夺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权。甚至某些饮品在冬天也不能去冰,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如果说饮品去冰后就会影响口感,倒真不见得。以常加冰块的鸡尾酒为例,我曾对比过同款鸡尾酒去冰和不去冰的差异,反而去冰后由于加了更多的基酒,口感更为醇厚。但是有不少商家以“鸡尾酒必须加冰块”为由不愿去冰,甚至去冰后的饮品只有杯子的三分之一。上海的和平饭店则提供了自主选项:做一杯满杯鸡尾酒并附赠一杯冰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添加冰块。杭州的四季酒店在我提出不满后,也按照比例重做了满杯。可见,“不去冰”在操作和口感上完全是可行的。

无论饮品店工作人员怎么解释,核心其实就是一条:省成本。一杯饮品如果半杯都是冰块,无疑会大大节省制作成本,毕竟冰块成本比饮品原料成本低廉得多。但消费者花的是买饮品的钱,半数钱却花在了“买冰块”上,显然不合适。如果说一些几块钱的低价饮品有冰块还能获得一点理解,但一些几十块钱的高价饮品也不能去冰,着实说不过去。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买一杯饮品收到的实际是“半杯饮品半杯冰块”,在某种程度上,商家已经涉嫌构成强制交易甚至“欺诈”。从上述新闻当地市场监管局的处理结果看,市场监管部门无疑也站在消费者这边。

2023年,针对饮品过量加冰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起过“破冰行动”,联合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共同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但两年过去,过量加冰的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毕竟中消协的行动只是倡议,不构成强制效果,而商家也在“降本增效”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饮品店员工以“加冰是公司规范,不按规范会被处罚为由”辩解,现在饮品店多是连锁店,确实不排除统一规范这种可能。那么,压力应该给到公司头上,公司不能单纯地为节约成本,强制要求员工用冰块填杯。如果真以此处罚员工,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从源头上解决这种问题,还是需要出台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有关部门应对饮品主要公司商家展开约谈、督促整改。“去冰”或“常温”选项应该出现在消费者的选择栏中。秋天已经来了,难道到了冬天,消费者还要花钱买半杯冰块吗?

(荔枝锐评微信公号,作者郁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美食   冰块   饮品   消费者   商家   鸡尾酒   口感   公司   成本   公平交易   选择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