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成立文物气象研究中心,以科技筑牢文物保护防线

7月5日,佛光寺迎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活动,山西文物气象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在现场,山西省气象局副局长王文义与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共同为中心揭牌,山西省气象局总工程师王智娟也出席了此次揭牌仪式。这一举措标志着山西在文物保护与气象服务的交叉领域迈出了关键步伐,为文物保护事业注入了全新的科技力量。

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拥有丰富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文物正面临越来越多因气象因素带来的威胁。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对古建筑造成直接冲击,还可能导致周边地质条件变化,引发山体滑坡、土体坍塌,间接破坏文物;雷击则可能引发古建筑火灾,让历经千百年的文物毁于一旦;长期的温湿度变化也会加速文物的老化与损坏。山西文物气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

该中心由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和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联合组建,是双方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成果。其依托山西深厚的文物资源,开展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例如,聚焦气候变化对文物保护产生的影响,研究团队将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探索不同气象条件下文物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前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在文物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利用先进的气象模型和技术,评估各类气象灾害对不同文物的威胁程度,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的风险等级划分,以便合理分配保护资源 。针对文物建筑雷击机理及防护的研究,有助于研发更有效的防雷技术和装置,降低雷击对文物建筑的损害风险。

未来,山西文物气象研究中心将以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交叉学科团队为目标。所谓“突破型”,就是要在气候变化下文物保护应用的前沿科学难题与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例如研发新型的文物保护材料,使其能更好地抵御气象因素的侵蚀。“引领型”则体现在中心要在全国文物气象保护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自身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平台型”意味着中心将搭建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吸引气象、文物保护、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预见,随着山西文物气象研究中心的运行,将为山西文物保护关键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从古建筑的日常维护到重大灾害的应急防护,中心的研究成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筑牢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底线,助力山西文物保护事业朝着高质量方向蓬勃发展,让珍贵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继续讲述三晋大地的千年故事。

来源:山西气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科技   山西   防线   研究中心   文物   气象   山西省   灾害   气象局   中心   古建筑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