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子亦渡人!一位双胞胎孤独症父亲二十年的守望与逆袭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温州报道

深秋的温州市鹿城区,凉意早已浸透街巷。

梧桐叶被风卷着铺满青石板路,行人裹紧外套步履匆匆,整条街道显得格外冷清,一家名为“壹星酿烘焙坊”亮着暖黄的灯光,从落地玻璃漫出来,透着几分软乎乎的温度。

推开门,麦香混着黄油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冷意。操作台前,几个身影正专注地忙碌着,他们是这家店的员工,一群患有孤独症的青年。

创办人叫胡温中,一位双胞胎孤独症青年的父亲。6年前,为了给孩子铺就一条就业路,胡温中毅然选择创业,这些飘着麦香的烘焙店,不仅是孩子们就业的场所,更是一位父亲用爱筑起的“避风港”。如今,壹星酿烘焙坊已建立9个就业实践基地,为25位孤独症青年提供了工作机会,率全国之先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孤独症青年持续稳定就业的路子。

胡温中一家四口

把康复希望种进孤独症家庭心里

二十年前,当医生说出“孤独症”三个字时,这个意气风发的父亲第一次体会到绝望的重量。

胡温中原是一名经营净水器的商人,凭借不错的经营头脑,短短几年事业小有所成。2001年,胡温中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家成业就,一切都再完美不过。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慢慢显露出异常。

两岁多的时候,孩子们除了哭闹,对外界的呼唤充耳不闻,连简单的交流都困难重重。起初,胡温中和妻子还抱有侥幸,心想“也许孩子长大些就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迷茫与煎熬日益加剧。

2005年,兄弟俩在杭州被诊断为“孤独症”,胡温中的天塌了。看着两个儿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甘心孩子就此度过一生,为此,他毅然带着孩子走遍了全国的康复机构。当年,国内对孤独症的认识尚浅,康复资源匮乏,他在全国各地寻找,最终与广东省汕头市的一家孤独症康复中心取得了联系。3个月的康复效果超出胡温中的预料,两个孩子不仅能听懂简单的指令,甚至还学会了自主如厕。

康复训练让胡温中看到了希望,但高昂的费用让他不堪重负,加上长期异地漂泊,让他不得不重新规划未来。

“那时候,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在汕头进行康复,爱人在老家工作挣钱,而康复时间遥遥无期。”胡温中坦言,长期异地康复的开销,让家庭有些不堪重负。

兼具商业头脑与同理心的胡温中敏锐发现,当时温州尚无孤独症干预机构,一个大胆的念头就此萌生:将汕头康复中心的优质资源引入温州,亲自创办一家干预机构。这样一来,不光自家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专业训练,其他一样的孤独症家庭,也不用再忍受异地奔波的艰辛与无奈了。

烘焙店的墙上,贴着很多顾客写给孩子们的温暖留言

就这样,2007年,“爱星缘”孤独症康复机构在温州落地。几年下来,胡温中一边向家长们科普孤独症知识、分享自身育儿经验,一边带领更多孤独症孩子和家庭勇敢开启新的人生。

2016年,胡温中当选温州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鹿城区政协委员。身份的转变让他深刻意识到,单靠个人力量发声远远不够,必须凝聚群体合力推动政策完善,让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各界乃至全社会都能真正了解孤独症,倾听孤独症家庭的心声与诉求。在胡温中的推动下,鹿城区政协于2017年专门成立“胡温中委员工作室”,同年,他携手温州地区11个心智障碍者家庭,发起成立了“温州市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

据记者了解,协会成立至今,已经开展了数千场公益活动,惠及数万名孤独症患者,他们持续在各层面倡导发声,让孤独症群体的需求被看见、被重视。

“怕他难立足,我便修条路”

一晃十余年过去,当初在“爱星缘”进行干预训练的孤独症孩子都已经长成了青年。其中,不少曾在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就读的孩子,也顺利完成了学业,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然而,就在孩子们即将踏入社会之际,一个全新的、更为现实的难题,重重地摆在了他们和家长面前。

随着这些孤独症青年陆续达到就业年龄,胡温中发现,就业市场对他们似乎并不那么友好。这些孩子即便经过多年训练具备了一定生活和劳动能力,却因为“孤独症”的标签被主流就业市场拒之门外,多年的康复与教育成果,似乎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

贴有蓝色星星标签是孤独症青年制作的烘焙产品

看着孩子们渴望融入社会却无门可入的模样,以及家长们焦虑又无助的眼神,胡温中内心再次被触动。他毅然决定再次创业,“怕他难立足,我便修条路。”

此后,胡温中踏上了全国各地的取经之路。他辗转多个城市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岗位特性与孤独症群体的适配度,最终发现,流程相对标准化、注重专注度且节奏可控的烘焙工作,十分适合孤独症青年。

2019年,壹星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首家门店选在温州市中心人来人往的第一桥路,三层小楼集烘焙、就餐、公益培训于一体。员工由普通店员与孤独症青年按一定配比组成。同时,根据每个孤独症青年的不同特点将其安排至合适岗位,同时倡导普通店员承担部分就业辅导员的角色。

自此,胡温中脚下的路有了全新的意义:从前,是为儿子的康复日夜奔波、不离不弃的守护之路;如今,已然变成了护送一群孤独症青年走向职场、融入社会的希望之路。

孤独症青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饼干

胡温中向记者介绍,如今在烘焙店工作的孤独症青年们,包括他的儿子在内,经过多年的社会融入和锻炼,大多已经能够独立上下班,实现了生活与工作的基本自主。

于胡温中而言,他无疑曾历经不幸,但这份为孩子奔走的坚持,又让他成了幸运的守护者,这份守护既照亮了儿子的人生,也为更多孤独症家庭撑起了希望。其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书写着最动人的父爱篇章。

胡温中告诉记者,在他的世界里,创业者的身份或许能带来财富与荣誉,但“父亲”这两个字,才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勋章。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育儿   孤独症   双胞胎   父亲   青年   孩子   温州   家庭   温州市   儿子   工作   异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