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了《“这个家我们不要了”,春节刚过,毛主席大声宣布,大家相顾失色》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21年春节过后,毛主席动员弟弟妹妹们抛弃小家,出去读书、投身革命,“舍小家为大家”,得到了弟妹们的热烈响应。
老覃在前天发布的《毛主席荣归故里,发现妹妹被迫做了别人的童养媳,急得一身汗出》一文中也说了,“驱张运动”胜利后,毛主席以其影响力被湖南省教育会长易培基聘为一师附属小学主事,也就是校长,同时兼任一师校友会会长。
那么,毛泽民、王淑兰夫妇和堂表弟文东仙到了长沙城后,毛主席就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把毛泽民安排到师范附小搞校务,负责管理全校师生伙食,另外把堂表弟文东仙安排在附小当了工友。
毛泽覃、赵先桂则继续在附小读书,另外安排妹妹毛泽建进了长沙小吴门西伍家井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读书。
一切安排停当后,毛主席在一师附小高小部办了一个工农子弟补习班,专门招收18岁以上的失学青年,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
这样,毛泽民在工作之余,也在补习班里学习。
老覃在《1928年,毛主席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小说里,作者是曾潦倒街头的乞丐》一文中提到的小乞丐许志行,也被安排到了补习班里学习,与毛主席一家同吃,与毛泽覃同睡一张床。
另外,老覃在另一篇题为《1956年,毛主席邂逅黎锦晖,忍不住唱:桃花千万多,比不上美人多》的文章中提到的毛主席的老师黎锦熙的七弟黎锦光,也在这个班里学习。
顺带说一下,黎锦熙兄弟八人,个个都卓然成家,被誉为“黎氏八俊”、“八龙八桂”。
黎锦光虽然聪明伶俐,绣口锦心,但胆子小,不敢惹事。
毛主席本人亲自担任了这个补习班的国文课老师。
他所选的国文教材,以五四时期进步的文艺作品为主,讲课时,又总是穿插进许多时事政治性的知识,宣传民主和革命,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大多数时候,学生都听得如痴如醉,学习风气非常浓厚。
但是,随着班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开始鱼龙混杂,出现了一小撮爱捣蛋的调皮学生。
这其中,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曾任湖南省主席的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
唐生明的性格与黎锦光恰好相反,胆大,爱闹事,爱出风头,到了这个班,很快就成为了刺头学生的首领。
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练习吹口哨,在课堂上也吹,吹的是时兴小调《打牙牌》。
他吹口哨有一绝,即嘴唇无须嘬起,只是上下唇微张,哨音从齿缝间送出,很难被人发现。
所以,老师上课,听到了口哨声,往往是“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只能伸脑袋四处寻找,口中问:“谁在吹口哨?”
唐生明和他的那伙小跟班,就装出一副帮助老师寻找吹口哨的人的姿态,左顾右盼,纷纷发问:“谁在吹口哨?”
这种小把戏玩多了,唐生明觉得不够刺激,就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左顾右盼。
老师被捉弄得莫名其妙,最后不了了之。
唐生明愈加得意忘形了,口哨声就吹得更嘹亮了。
这天,毛主席来上国文课,唐生明的口哨就吹得非常嘹亮,非常欢快。
毛主席非常严肃地说:“上课吹口哨是不对的,不许吹!”
唐生明不敢与毛主席的眼光对视,停了下来。
课后,毛主席找了一些同学了解情况,却无人敢于检举。
毛主席突然想到了黎锦光,有了主意,把黎锦光叫到自己的房间,鼓励他说出肇事者。
黎锦光在毛主席的鼓励下,期期艾艾地说出了唐生明的名字。
毛主席笑了,安慰他说:“这件事我知道怎么处理了,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改天,毛主席在讲台上上课,唐生明技痒难耐,不经意间又吹起了《打牙牌》。
毛主席不动声色,等他吹到忘情处,出其不意地猛喝一声:“唐生明!”
唐生明本能地应了一声:“到!”
不用说,口哨声止住了。
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你的口哨声为什么停下来了?”
唐生明被抓了个现形,也就无法上演帮助老师寻找吹口哨者的小把戏了,红着脸,低头站了起来。
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得前俯后仰。
毛主席却没有过多批评他,只是诚挚地告诫他说:“以后不要再在课堂上吹了!”
唐生明领教到了毛主席的手段,吐了吐舌头,老老实实地答了声:“是。”
这之后,他果然不敢再在课堂上吹口哨了。
老覃在多年前发布过《唐生明:唐生智之弟,有名的花花太岁,经毛主席点拨,成我军高官》一文,文中说了,唐生明通过和毛主席的不断接触,最后彻底成为了毛主席的忠实粉丝。
1927年,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遭到了挫折,在文家市转兵,唐生明带领一个连从汉口赶来,雪中送炭,送来了数百支枪、数万发子弹。
唐生明在国民党阵营里历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中将部员、总统府中将参军、第一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堪称世界上军衔最高间谍,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9年4月,他参与策动了程潜和陈明仁起义,后来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