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稳进西方失速,拿到月球样本的英国科学家感叹:中国太超前了

当英国科学家拿到装有60毫克月壤的密封瓶时,前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像是2025年该有的场景”。

中国送月球土壤一事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探索月球的“超前”,更让某些国家不得不认清现实——已把他们甩进另一个科技次元。那么,英国科学家具体是怎么说的?

一、中国月球挖土震惊英国人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6个国家的7家机构获批借用中国的月球样品。英国广播公司9日报道称,阿南德是英国唯一一名获准借用这批珍稀样本的科学家。

他盛赞这些来自中国的月球样本,珍贵程度“远超黄金”,阿南德如今仍感慨:“中国在太空项目上的投入远远领先于我们。我像是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

和英国科学家如今态度不一致的是英国媒体当初的评论。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 2 公斤月球样品——这是人类时隔 44 年再次从月球采样。

中国用了一个比阿波罗飞船小一半的探测器,就完成“绕、落、回”全套动作。

但当时,英国《卫报》当时酸溜溜地评论:“中国把我们甩在了月球轨道的另一边。”

是的,他们没办法不惊讶——一个发展中国家最终带回的是1731克“宇宙快递”,要知道,这个重量是苏联月球24号的15倍。

最让英国同行破防的是嫦娥五号的“艺术性”。为了采集月壤,中国工程师设计的“表钻结合”采样器能让机械臂像挖掘机一样铲取表层土壤,钻头深入地下 2 米钻取岩芯。

二、60毫克引发的科技地震

科学无国界,中国秉持这一理念,将月球土壤一一借给有需求的国家。

想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382公斤月壤,却把其中 1 克送给中国当“纪念品”,剩下的长期锁在实验室里,连本国科学家申请分析都要层层审批。这种 “太空霸权”思维让国际社会很不爽。

如今,中国嫦娥五号带回 2 公斤月壤后,主动向全球开放申请,首批就分给了包括英国、德国、瑞典在内的 17 个国家和地区,连战乱中的叙利亚都收到了样品。

这相当于宣告同住地球村的各国“月球资源不是谁家的私藏,想研究就敞开合作!”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开放姿态,直接戳中了美国“技术封锁”的痛点,也让中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再次获得赞美。

阿南德带着月壤样本过海关时,安检仪上的X光画面让工作人员如临大敌。

据英媒报道,为了防止样本被污染,研究团队在实验室筑起了严密防线:BBC团队在进入核心试验区前,所有人必须经过严格的除尘流程,穿戴多层防护装备,杜绝任何地球物质污染月壤的风险。

报道称,实验室里放着一台由无数管道、阀门和电线组成复杂网络的机器。这是由技术员萨沙·韦尔乔夫斯基从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的自制机器,能够通过将月壤加热至1400℃,提取其中的碳、氮及惰性气体成分。

阿南德教授认为,正是这独一无二的设备,让他的实验室获得中方青睐、得到珍贵样本。

至此,BBC改变了曾经的轻视态度,他们不禁感叹,“自嫦娥五号任务以来,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更瞩目的进步。”与此同时,英国科学家才惊觉:曾落于世界后面的中国如今已掌握月球科研的话语权。

三、平行宇宙的较量:当东方稳进遭遇西方失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4日隆重庄严的仪式现场,阿南德身旁站着来自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和欧洲的同行们,这场面恰似当今太空格局的隐喻:17国参与的中国国际月球科研站稳步推进,而航天强国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正陷入第四次延期。

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从月球表面采集样品的国家。2024年6月,嫦娥六号任务又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品的国家。

4年就能有这么大的突破和进展,美国和其他国家很难不感到焦虑。

因此有人认为,既然中国已经领先,就不能为了“获得尊重”而到处分月球土壤。事实上,分享月壤其实是最划算的投资。月球研究需要全球数据交叉验证,比如英国科学家用中国月壤发现了月表碳循环的新证据,这个成果反过来又能补充中国自己的研究。

所以说,技术壁垒是不可取的,合作共赢方是上策。

参考资料:

拿到月球样品,英国科学家:我们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_凤凰网

“比黄金更珍贵”,英媒: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运抵英国_马赫什·阿南德_中国_任务

#头条深一度##美国##航空##月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科技   英国   月球   超前   样本   中国   科学家   嫦娥   样品   美国   国家   土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