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疯狂刷题后, 孩子的数学终于开窍了”


“现在数学考试,题目长得像语文阅读理解。”这不仅是家长的直观感受,更是考试改革的有意设计。

当数学题不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个个嵌入生活情境的思维挑战。数学的鸡娃路径又该如何改变,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


“太粗心了,计算老是出错”“没啥数学天赋”“脑子不灵,转不过弯来”“逻辑思维跟不上,难一点就卡壳”……
提到孩子数学不好,家长总有诸多恨铁不成钢的理由。
抱着“刷题就能提分”的执念,很多家长疯狂买习题册、报培训班,却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孩子解不出数学题,往往不是“不会做”,而是“读不懂题”。
以为是数学差,殊不知是语文差。
如今中高考的数学改革早已释放明确信号:命题越来越偏向综合型、情境化,一道题往往融合生活场景、跨模块知识与逻辑推理,考察的是孩子“读懂问题、拆解逻辑、解决问题”的全方位能力。
这,恰恰是机械刷题练不出来的核心能力。

新数学时代,“读不懂”比“不会算”更致命
如果你关注孩子的数学试卷,一定会发现这几年考试的明显变化——无情境,不成题”
过去的数学题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如今的题目长篇大论,要么像微型科普文,要么引经据典,让人云里雾里,无从下手。
以北京高考数学为例,近五年题目平均长度增加了约40%,大量结合实际情境的应用题成为试卷主角。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中,有超过60%的题目需要先理解一段文字描述的实际情境,才能找到解题思路。

“现在数学考试,题目长得像语文阅读理解。”
这不仅是家长的直观感受,更是考试改革的有意设计——“新时期的教育评价改革,强调考察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数学题不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而是一个个嵌入生活情境的思维挑战。考逻辑思维,更考阅读理解。
题目不仅文字长,还配上复杂的图表、藏着冗余信息,核心数学问题得“找”,不仅考验孩子的阅读速度,还考验挑重点、把文字变数学模型的本事。
必须先当好一个“读者”,才能成为一个“解题人”。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校长曾说过——“孩子学习的所有学科,最终考验的都是阅读水平。”
不少孩子计算并不差,却在“读题理解”这第一公里就栽了跟头,最后只能惋惜“读不懂,做不出”。
例如,“妈妈在超市看到一种大米,原价每袋12.5元,今天有‘买两袋以上优惠0.5元/袋’的活动。妈妈买了两袋大米,结账时使用会员卡还能打9.5折。请问妈妈实际支付了多少钱?如果妈妈预算60元,她最多能买几袋?”
这道题的两个问题都涉及小数乘法,但后者需要孩子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折扣规则、分步计算,这正是生活中真实的数学应用。许多学生能在第一题秒答,却在第二题卡壳,问题不在计算能力,而在理解能力。

而且数学不光要读懂,还得写明白。因为有些情境题不再仅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说明理由、提出方案。这就需要孩子的答题得“把话说明白、把逻辑理清楚”,这些都离不开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可很多家长还抱着“多刷题、记套路”的老办法,到最后,孩子刷了一本又一本习题册,可一碰到考试里的新情境题,还是会对着题干发呆——因为家长从来没教过他“怎么读题、怎么分析”,只教了他“怎么算”。
面对越来越灵活的考题,单纯刷题的效果已然是不断递减。
“刷题培养的是一种条件反射,而理解培养的是思维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家刘坚教授指出,“当题目稍有变化,条件反射就会失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刷题型’学生在考试遇到新题型时束手无策。”
令人警醒的是,在小学高年级后,数学成绩出现明显分化的学生中,85%的困难源于无法准确理解题目要求,而非计算能力不足。

正如我们开车出门,若连“目的地在哪、走哪条路” 都没搞明白,再熟练的开车技巧也没用——数学里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帮孩子看清“题目要什么、条件怎么用”的导航仪,可太多家长偏偏忽略了它。
殊不知,数学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刷题的数量,而是“读懂题、会分析”的理解力。
不做刷题者,培养思考者
一说到阅读理解的能力,很多家长又会陷入“哪里不会补哪里”的补课怪圈,想着既然理解力跟不上,那就干脆报个阅读理解的培训班,好好刷刷题,长长脑。
非也!提升数学理解力并非让你给孩子额外报课,买厚厚的习题册。其实,拓展阅读面,多读点“带数学味儿”的书,将数学融入生活中,才是最实在的练兵场。
别总觉得读课外书只跟语文有关,想让孩子数学学得透,还得靠“不一样的阅读”帮他打基础。就像做饭不能只吃一种菜,孩子的阅读清单里,也得加些数学味的“新食材”,慢慢养出理解数学的好胃口。

1、先给孩子选些“能玩的数学书”
数学类的书籍不代表枯燥乏味,也有很多趣味性。不用一上来就选深奥的,先从“故事里藏数学”的书入手,孩子更容易接纳。
比如《数学帮帮忙》里,会讲“怎么分披萨才公平”(其实是学分数)、“帮妈妈算买菜的钱”(学加减法);
《李毓佩数学童话集》更有意思,把数学题编进孙悟空的故事里,比如“悟空分仙桃,怎么分才能让师徒四人都满意”,孩子跟着情节走,不知不觉就懂了“平均分”的道理;
还有《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用漫画讲“怎么数清楚一堆乱摆的积木”,比干巴巴教“数数技巧”管用多了。
这些书不是让孩子“做题”,而是让他觉得“数学能解决生活里的事儿”。孩子都听故事,故事走心了,兴趣自然就来了。

2、再读点能长见识的科普书
很多数学题的背景藏在科普里,比如“算火箭发射的时间”“算鱼塘里水的体积”,要是孩子连“火箭怎么飞”“鱼塘是什么”都不知道,读题时就容易一头雾水。
如果孩子从小多看看各类科普杂志,增长见识,思维也会随之打开。
例如《好奇号》,涵盖科普、艺术、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的百科全书,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开拓眼界,丰富孩子的科学思维。点击图片,可订阅《好奇号》
《万物》杂志则更直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图片和图表更好理解,比如“非人灵长类大家族的分部”,孩子看的时候,既能了解新鲜事,又能慢慢习得“从文字和图表里找信息”—— 这跟做数学情境题要“找条件”,其实是一回事。
点击图片,可订阅《万物》
3、偶尔聊聊“生活的财经小新闻”
财经不是复杂的股票,投资,也可以是跟生活相关的柴米油盐。
比如跟孩子一起看《商界少年》的杂志,将老一辈的谈钱色变,转变成了解下那些“看着不赚钱”或“看着赚钱很容易”的事物背后的生意经和人生观;
点击图片,可订阅《商界少年》去超市购物时,让孩子算算“牛奶又打折了,买一箱比单买便宜多少钱”,里面会有“原价、折扣价、单价”这些数据,多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是很接地气的情境题;
或者看看双十一时,各大平台的数据图,对比下“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多了多少”,里面的百分比和趋势图,就是生动形象的图表题。

孩子慢慢就会发现,这些报道里的数字和计算,跟数学题里的“理财问题”“折扣问题”“统计问题”一模一样,再遇到类似题目,就不觉得陌生,不会一看题先心生胆怯了。
4、多跟孩子探讨“身边的时事”
现在的数学题特别爱“蹭热点”,比如考“奥运会场馆的座位怎么算”“北斗卫星怎么确定位置(用到坐标)”“碳中和怎么算减排量”。要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奥运会有哪些场馆”“碳中和是啥意思”,读题时就会花很多时间琢磨“题目到底在说啥”。

所以日常所见皆学问,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将所见所闻变成生动的数学题。
当看到神舟飞船发射的新闻时,不能只说“真厉害”,而是可以找来相关介绍的文章,启发孩子“你看报道里说长征火箭起飞重量有479800千克,这个数怎么读呀?”
等孩子试着读完,再补充“之前神舟十八号载货22.5立方米,这次神舟十九号多了20%,你算算现在能装多少?”
这样一来,孩子不仅知道了“神舟飞船发射”这个时事,还在探讨中接触了大数读写、百分数计算,下次遇到航天主题的数学题,自然能快速抓住关键数据。
散步时看到公交站新增的新能源公交,也可以考考孩子“全市新增500辆新能源公交,减少碳排放800吨,平均每辆公交一年能减多少碳排放?”
“咱们家附近的公交站有8辆这种车,一年能减多少呢?”让孩子在了解身边基建变化的同时,也悄悄练了乘法运算和统计思维。
这些身边时事看似宏观,其实都是数学题的“简化版情境”,孩子听多了,再遇到类似题目,就能快速get到“题目要考啥”。

说到底,数学从来不是一套套僵化的公式,也不是一遍遍重复的计算,而是来自生活,回归生活,上演的一场开拓思维、激活理解力的“闯关游戏”。
未来,谁更能读懂生活,解决问题,谁就更能在新式情境题里游刃有余。
新教改不能走老路新钥匙才是王道
新教改下,数学考试的模式早已更新换代,如果学习路径换汤不换药,只会自食苦果。
毕竟,孩子未来在生活里遇到的“算房贷、规划预算、安排时间”,也不是“套公式就能成”的事,而是需要先理解、然后分析、再选最优方案的综合问题。
唯有家长改变育儿思路,不再执着于让孩子在题海里机械刷题,转而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读懂折扣规则、理清行程逻辑、分析数量关系时,孩子能收获到的,将不只解题的技巧,更是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
只有帮孩子打破“刷题套路”的局限,让他们学会从文字中提取关键、从逻辑中搭建桥梁、从实践中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真正握住数学的“钥匙”。
这把钥匙,不仅能打开试卷上的答案,更能打开生活中无数可能性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育儿   数学   疯狂   孩子   情境   题目   数学题   能力   家长   神舟   考试   理解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