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揭秘:让骨骼年轻十年的维生素,大多数人却不知道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文丨编辑 小豆包

昨天体检科遇到一位42岁的程序员,他的骨密度检测报告显示,骨骼年龄已经52岁。医生指着报告上的一项指标说:“你连续补钙三年,但是维生素K2严重不足,补进去的钙,根本没进到骨头里。

一、被遗忘的骨骼建筑师

大多数人熟悉补钙,却不知道维生素K2的存在。我们的骨骼就像正在建造的房屋,钙质是砖块,维生素K2则是负责指挥的工程师。没有工程师的指挥,砖块无法砌成坚固的墙体。

《柳叶刀》子刊的一项研究显示持续地、有规律地补充维生素K2的中老年群体,其髋部骨折风险能够显著地降低62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维生素K2在悄无声息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钙质错位的双重危机

当身体缺乏维生素K2的时候,摄入的钙质,会在血管内壁,逐渐沉积。这个过程,在医学领域,被称作“血管钙化”,它乃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诱发因素。

德国一项历时8年的研究发现,日常摄入充足的维生素K2的居民,不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降低了51%,而且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同步下降了44%。这充分证实了维生素K2在钙质定向运输方面的重要双重保护作用。

三、这些症状提示K2不足

经常小腿抽筋,特别是在晚上,并且发作次数还挺多;指甲容易碎纵向的棱线,越来越明显;牙齿松动比同龄人明显,而且更为严重;体检发现,骨量已经减少,初步的迹象已经出现。这些信号都在提示,体内的钙质或许在慢慢流失。

四、现代生活方式消耗K2

外卖食品里的反式脂肪酸,会对维生素K2的吸收造成干扰;长期使用抗生素的那些人群,他们的肠道菌群遭到了破坏,内源性K2的合成能力大幅度降低;过度进行防晒导致维生素D不足,同样也会对K2的活化效率产生影响。这些均为掏空骨骼储备的潜在因素。

五、科学补充的有效途径

纳豆是维生素K2的优质来源,每100克可提供高达1000微克。除此之外,像瑞士的硬质奶酪、鹅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也富含K2。对于不太适应纳豆口感的人群来说,可以考虑选择MK-7型补充剂,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可达72小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六、不同年龄的补充策略

30岁后,骨量开始,自然而然地流失,建议每日,补充100-150微克。50岁后,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剂量便可,增至180-200微克。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骨流失加快,需要适当地增加补充量。

建议选择,含有维生素D3的复合补充剂,这样一来,二者相互配合,能够让补钙效率,提升40%。在购买之时,需留意查看成分表,一定要确保,K2的含量,达到有效的剂量。

结尾

那位程序员,现在每天都补充维生素K2,与此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三个月之后进行复查,骨密度指标,终于开始出现了改善。他说:“原本并非是补钙没有用,而是得要用对方法。”

养护骨骼,就如同经营人生一般,需要牢牢把握每一个关键的细节。从今日起,便要开始关注维生素K2,切不可让那年轻的骨骼过早地步入老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指南编写组. 中国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指南(2022版)[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 56(4): 321-329.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养生   骨科   骨骼   维生素   医生   年轻   钙质   微克   砖块   剂量   中华   程序员   血管   心血管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