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亲自号召“生三胎”,否则偌大的俄罗斯,300年后不复存在?

一名俄罗斯母亲面对高涨的物价,一脸茫然。普京的“三胎号召”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人口保卫战。

“养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当成为我国的常态,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2025年10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人口政策委员会首次会议上郑重发出号召。这不是他第一次就人口问题发表讲话,但 urgency 感明显增强。

会议召开前公布的数据令人心惊:2024年俄罗斯人口自然下降约60万人,降幅同比增长超过20%。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下去,目前1.4亿出头的俄罗斯人在300年后可能“消失”

人口危机:俄罗斯的“心头之痛”

普京与人口问题的较量已持续四分之一个世纪。2000年他首次执政时,俄罗斯便在应对一场人口危机。25年过去了,这场危机反而变得更加严峻复杂。1992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量连续下降,境内常住人口从1.48亿减少到1.41亿,减少了近700万人。

人口学家雷巴科夫斯基曾预测,如果俄罗斯居民自然死亡率在近期不下降,到本世纪末,俄罗斯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5亿锐减至6000万至6500万。目前新一代俄罗斯人只能更替上一代人的60%。

俄罗斯人口的减少速度相当于“三五天就打一场第二次车臣战争”。

2024年俄罗斯出生人口仅122万,创下25年新低,与1999年叶利钦时代的历史最低值持平。俄罗斯联邦统计局预估,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到2036年俄罗斯人口将降至1.43亿,到2100年可能减少4000万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地区间的生育率差异。普京的家乡圣彼得堡所在的列宁格勒州生育率只有0.88,全俄最低;而车臣共和国生育率却高达2.67,远超2.1的人口替代水平线。这种巨大差异揭示了俄罗斯人口问题的复杂性。

俄罗斯为扭转人口趋势并非无所作为。普京在2006年的国情咨文中把人口问题放在军事问题之前,可见其重视程度。

2007年,俄罗斯推出“母亲资本”计划,为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这一政策在短期内刺激了生育,2015年俄罗斯出生人口攀升至194万的峰值。但这一成果未能持续,2024年活产婴儿数又回落至122万。

“母亲资本”的补贴金额不断提高,如今一个家庭生第一个孩子就能获得约70万卢布(约6.2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补贴;生第二个或更多,每个孩子再给予91万卢布(约8.2万元人民币)补贴。

2022年,普京签署法令恢复了苏联时期的“英雄母亲”荣誉,授予生养10个或更多子女的女性,每位可获得100万卢布现金奖励。这一荣誉最早可追溯到二战时期,截至苏联解体前,共有超过43万名妇女获得这一称号。

俄政府还为社会福利下功夫:多孩家庭享有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生育三孩以上的女性可获得最长四年半的产假;多子女家庭免费乘坐公交车;子女优先进入学前机构等。这些措施旨在降低育儿成本,但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现实困境:经济压力与观念转变

俄罗斯年轻人生育意愿低迷,背后有多重现实因素。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现在只有30%的俄罗斯人愿意生两个孩子,24%的人只愿意生一个。少子化观念已深入人心

经济压力是关键因素。根据一项调查,养一个孩子每月需要花费3到4万卢布,而全国三分之一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名莫斯科29岁女性坦言,为避免生育话题压力,她特意选择私人诊所就医。

俄罗斯20至30岁女性基数本身偏小,而乌克兰局势导致数十万适龄男性伤亡,叠加年轻人为避兵役或政治环境外流,“潜在父母数量双双减少”。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加剧,当前全国缺少高达1000万的劳动力,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尤其严峻。

女性生育观念也发生显著变化。现在俄罗斯女性普遍28岁才生第一个孩子,过去的“早生”趋势已被“晚、少、甚至不生”取代。俄罗斯育龄女性数量从2006年的3940万减少到2023年的3420万,预计20年后还会减少700万。

面对传统措施效果有限的现实,俄罗斯政府开始采取新策略。2024年开始,普京政府决定提高在校女大学生的孕产补贴,补贴金额为一次性10万卢布。许多高校设置母婴室和托育班,为学生妈妈提供更多支持。

政府的口号似乎已经从“结婚生子”变成了“上学生娃”。

与此同时,俄罗斯出台立法措施强化“家庭价值观”。2024年俄立法禁止宣传“无子女意识形态”和堕胎,限制堕胎药销售。电视、电影和教科书中不能宣传“无子女生活方式”,违反者最高罚款可达40万卢布。

2025年4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36年前家庭与人口政策》新方案,内容包括发展灵活工作制度、扩建妇科诊所和幼儿园网络、提供夫妻心理咨询等。这一战略将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25年至2030年,第二阶段为2031年至2036年。

普京在最新讲话中强调,国家并非呼吁民众“盲目生育以致陷入贫困”,而是要通过共同努力,“让人们真心向往为人父母的幸福,并确信国家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种表述显示出策略上的微妙转变。

国际视角:低生育率的全球挑战

俄罗斯并非唯一面临人口挑战的国家。许多欧洲国家在2020年至2050年期间,受低出生率等影响,人口将下降。低生育率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挑战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呼吁制定“大胆”对策应对低生育率。日本政府成立儿童家庭厅应对出生率下降问题。德国尽管提供高额生育福利津贴,1970年至2006年间总生育率从2.0下降到1.3。

各国尝试的鼓励生育政策五花八门。丹麦夫妻带薪产假共可达52周。瑞典设立奖金鼓励父亲休产假。西班牙一个小镇甚至推出“生娃送伊比利亚小奶猪”的政策。

比较而言,俄罗斯的鼓励生育措施相当慷慨。但这些政策效果有限,说明低生育率问题需要综合性解决方案

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像许多欧洲国家那样向移民敞开大门,认为这会导致“文化认同丧失和犯罪率上升”。俄罗斯将选择走自己的路——依靠本土生育率提升而非大规模移民。

未来十几年,俄罗斯育龄女性数量预计将持续下降。俄国家社会大学第一副校长阿利耶夫建议,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庭保障工作,在城市为多子女家庭提供优惠住房。

俄罗斯政府计划到2030年期间累计拨款18万亿卢布实施“家庭”项目。但资金并不是万能灵药。一名莫斯科居民坦言:“如果没有灵活的就业机制、完善的托育体系和负担得起的生活成本,再多的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

普京的“三胎号召”背后,是一场关乎俄罗斯民族生存的发展战。问题关键在于,能否为年轻人创造一个“可以选择、敢于选择”的生育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育儿   俄罗斯   不复存在   号召   年后   人口   生育率   家庭   女性   政策   子女   车臣   孩子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