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深圳看亲戚发现了个怪事,那边仓库晚上全黑灯瞎火的,但东西反而出得更快。问了才知道现在不少厂子都改成机器人干活,人越来越少。这让我想起之前看新闻,说美国那边急得跳脚,原来中国制造早就不是以前那套玩法了。
小米在北京有个厂,夜里进去跟鬼子进村似的,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但机器手臂自己在动,传感器自己在算,一年能造一千万部手机。以前需要几百号人的生产线,现在二十来个技术员就能管过来。这要是搁十年前,肯定没人信。
最厉害的是这些厂子背后都有个大脑,像DeepSeek搞的那个大模型,参数有670多亿。京东用了它之后,仓库补货比人还快,快递速度飙得吓人。连富士康都开始搞模块化工厂,找个空地搭个棚就能生产,这招欧洲都没人会。
政府现在也发钱鼓励搞智能,北京成都到处都是新项目。有个做咖啡店的跟我说,他楼下仓库现在全用机器人搬货,以前请四个工人,现在花点钱买设备反倒省成本。这玩法让很多老外看不懂,他们还在拼价格战,这边都升级到拼系统了。
内卷这个词现在真成了生产力催化剂。比亚迪突然降价几十款车,市值掉了两百亿,但其实是逼自己淘汰落后产能。这种狠招换在别的国家根本玩不起,但这边企业天天这么干。美团饿了么送餐亏本也要打,活下来的都是铁打的硬茬。
光伏行业特别夸张,全球八成产能在中国,价格腰斩了好几回。欧洲那些老厂熬不住都关了,不是中国人低价倾销,就是系统比他们精。电池行业也是这样,成本越压越低,外国企业根本追不上。
央行的人最近头疼,说全球通胀下来了,利率政策不管用了。因为便宜货太多了,全是这些智能工厂搞的。美国欧盟搞补贴补芯片,结果发现咱家工厂早把算法装进流水线,补钱追不上技术迭代。
现在全球都在学咱们,东南亚建厂想抢生意,但发现缺技术缺系统根本没用。德国专家来考察说,中国工厂的智能化程度比他们早五年。这种优势不是一朝一夕,是政策加内卷慢慢磨出来的。
深圳有个仓库管理员跟我讲,他刚入职学操作机器人,现在工友大多是程序员。以前流水线工人现在转行当起了"机械管家"。变化太大导致有些老工人找不到新岗位,但也冒出好多新职业,像专门给机器人写代码的。
合肥有个面板厂用AI预测设备故障,结果停机次数少了三分之二。老板说这套系统一天能省几十万。工厂里传感器满地跑,温度湿度压力全监控,比人盯人强一百倍。
最近新闻说中国搞的智能制造标准快成国际通用版本了,连德国人都在学。这变化太快,有时候真觉得跟不上。以前觉得工厂就是出苦力的,现在全是高科技了。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