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亿美元到手,巴铁迎“美国贵客”进门,连同稀土一股脑给了对方

特朗普上台后,美印关系因为关税贸易等问题出现裂缝,这就让巴基斯坦方面看到了机会,加上美方也急需在亚洲布局来牵制中国,于是在双方都有意愿的情况下,美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逐步靠拢了。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2025年7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该国外汇储备达到145.1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54.5%,勉强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定的139亿美元目标线。

但这笔增长背后,31亿美元商业贷款和5亿美元多边资金的注入显得格外刺眼——这意味着每增加1美元外汇储备,就伴随着0.28美元的新增债务。更令人忧心的是巴基斯坦政府债务总额已飙升至76.045万亿卢比,其中近22.59万亿卢比来自国外借款,按当前汇率计算外债规模约合130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三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在这样的经济寒冬中,美国代表团带来的5亿美元投资协议,对巴基斯坦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2025年8月,总理夏巴兹在伊斯兰堡总理府主持的欢迎仪式上,罕见地集齐了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陆军首席元帅和多名联邦部长,这种高规格接待在近年来的外交活动中极为少见。

这笔资金对缓解巴基斯坦的经济困境至关重要。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在年初曾坦言,2024年巴外汇储备一度跌破30亿美元,连维持三个月进口都困难重重。

能源短缺更是持续困扰这个国家——70%的能源依赖进口,每年消耗的外汇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美国企业承诺的石油联合开发项目,虽然本质上是获取巴方资源,但至少能让巴基斯坦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每减少1%的进口依赖就能节省约1.3亿美元外汇支出。​

就业市场的压力同样迫在眉睫。巴基斯坦年轻人失业率长期高于25%,农村地区更是有近半数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美国公司规划的矿山开发和精炼厂建设项目,仅雷科迪克铜金矿一个项目就承诺创造1.2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美国对巴基斯坦矿产资源的兴趣,绝非偶然。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90%的稀土、70%的锂依赖进口,其中超过60%的供应来自中国。

在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稀土作为制造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和导弹制导系统的关键材料,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战略制高点。而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的估算显示,俾路支省的稀土储量跻身全球前5%,铜、金矿潜在价值更超万亿美元,这自然成为美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目标。​

此次到访的美国代表团中,USStrategicMetals(USSM)公司尤其引人注目。这家总部位于密苏里州的企业,前身为密苏里钴业公司,2023年底刚获得2.3亿美元融资,加上此前的投资累计已近5亿美元。

雷科迪克铜金矿项目成为这场博弈的焦点。这个位于俾路支省查盖地区的巨型矿床,已探明铜储量约5100万吨、金储量约2000吨,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总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项目目前由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主导,巴基斯坦联邦和俾路支省政府分别持有25%和15%股权,但美国正通过新协议寻求更多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该矿区距离伊朗和阿富汗边境仅100公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控制这个区域,就能同时影响南亚、中亚和中东的矿产供应链。"​

中国因素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巴基斯坦最大投资国,中国在巴矿业领域已布局多个项目,中巴经济走廊600亿美元投资中就包含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巴基斯坦国内对此争议不小。前矿业部长阿姆贾德・汗在接受采访时警告:"我们不能为了短期利益,把国家的战略资源变成大国博弈的筹码。"

但现实的经济压力让决策者难以两全——根据巴方测算,仅雷科迪克项目投产后每年就能带来15亿美元税收,相当于全国教育预算的18%。这种资源收益与战略自主之间的权衡,成为摆在巴基斯坦面前的艰难抉择。​

尽管签约仪式搞得轰轰烈烈,但美巴矿产合作从纸面到落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最直接的障碍是资源家底不清。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承认,虽然俾路支省稀土储量巨大,但已探明储量还不到估算总量的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巴方仅进行过基础地质填图,连最基本的钻探数据都严重不足。

技术鸿沟同样令人却步。稀土开采尤其是矿体型稀土的加工,需要复杂的高温焙烧和化学萃取工艺。巴基斯坦目前最先进的炼矿厂还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援建的,连纯度30%的稀土氧化物都难以稳定生产,而美国企业要求的产品纯度必须达到99.9%以上。

更棘手的是环保问题——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会产生约2000吨有毒废水,而俾路支省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还不到15%。巴基斯坦环保部2024年报告显示,该省因矿产开发导致的农业损失每年达数百万美元,若处理不当,新项目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生态灾难。​

地缘政治风险则像一把悬顶之剑。俾路支省的民族问题和部落武装一直是巴基斯坦的心头大患,2022年该省因资源开发引发的抗议事件就超过200起。雷科迪克项目所在的查盖地区,部落长老拥有实际控制权,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协议并不买账。

协议中的"对赌条款"更暗藏玄机。根据巴方披露的协议细节,如果三年内稀土产量达不到预期,巴方需按原价回购美国公司的股份。这对缺乏勘探数据的巴基斯坦来说风险极高——巴里克黄金公司在雷科迪克项目上的经验显示,从勘探到投产平均需要7-10年时间,且实际产量往往低于初期预测。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落条款":十年后若巴方无法独立运营稀土产业,美方有权低价收购整个项目,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可能最终失去资源控制权。​

印度的反应也加剧了不确定性。印方已向美国施压,要求将稀土协议中的"禁止向第三国出口"条款扩大到印度,否则将退出美印半导体合作计划。这种南亚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让本就脆弱的美巴合作更添变数。

这场价值五亿美元的资源交易,本质上反映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对巴基斯坦而言,短期的资金注入能缓解经济阵痛,但长期来看,如何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维护国家战略自主,仍是未解之题。

参考资料:中经资料:巴基斯坦证券市场一周回顾(2025.06.30-2025.07.04)

美国、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共同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财经   贵客   稀土   美国   美元   巴基斯坦   俾路支   项目   储量   协议   中国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