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想劝中方收回成命,撤回关税反制

根据彭博社9月23日报道,加拿大外长阿南德计划于近日正式访问中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礼节性出访,而是一次颇具现实压力的“修复之旅”。

任务很明确,争取中方取消针对加拿大商品的反制措施,尤其是对油菜籽征收的高额关税。

去年还在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如今却要上门“劝和”,加方的算盘能不能打得响?

从“主动出击”到“被动撤退”

时间拨回到2024年10月,加拿大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表面上说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但很显然,这是紧跟美国“印太战略”的又一步。

美国怎么走,加拿大就怎么跟,只不过这一跟,跟出了麻烦。

当时,加拿大国内经济正处在一个尴尬阶段,通胀压力高企,制造业不振,汽车销售持续疲软,政府急于寻找“替罪羊”,对外强硬成了转移注意力的快捷方式。

中国电动车价格竞争力强,加方就拿它开刀,试图营造“我们在保护工人”的政治形象。

中国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按部就班地启动了相关调查程序,2025年3月,商务部宣布针对加拿大的歧视性关税行为进行审查。

到了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正式裁定,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并加征临时保证金。

这一决定基于调查结果,而非情绪反弹,程序上依照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外交语言虽克制,但信号非常明确,不容打压,也不怕反制。

这项措施直接撼动了加拿大的重要出口产业,油菜籽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极高,过去多年,中国一直是其最大买家之一。

如今关税一上,加方出口链条被迫“急刹车”,产业链上下游受到严重冲击,当初说得多么义正词严,如今却被自己的决定困住了手脚。

夹在中美之间的“焦虑外交”

阿南德此行表面是为“缓和关系”,但从背景来看,实质上是为国内压力找出路。

加拿大在对华政策上的反复,其实早有迹可循,从孟晚舟事件到后来的“国家安全”指责,加方在多个场合都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甚至敌对的立场。

但真正到了经济层面,加拿大其实没有太多底牌可打,尤其在农产品、资源出口这些领域,中国市场的替代性并不容易找到。

更关键的是,加拿大的对华政策始终难以独立决策,《美墨加协定》的存在,使其许多贸易行为都必须考虑美国态度。

在华盛顿对中国步步紧逼的背景下,渥太华即使心里想“低头认错”,也得斟酌美方的“脸色”。

而目前,美方并没有对加拿大在农产品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反而在某些贸易议题上不断设限,令加拿大“左右为难”。

与此同时,加拿大国内的反弹已经到了临界点,尤其是西部农业省份,油菜籽种植面积巨大,出口中国的比例一度接近总产量的一半。

突然被征上高税,农户利润锐减,加工企业订单锐减,多地农协和行业代表直接向政府施压,要求尽快与中方恢复对话。

可以说阿南德此行,既是国内农业界“逼出来的”,也是政府自己政策失误后的“亡羊补牢”。

这种外交策略被不少国际问题专家称为“夹缝操作”,一方面试图利用对华合作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又不敢在战略层面与美国拉开距离。

两头都不讨好,反而让谈判筹码变得越来越薄。

尤其在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强调“态度必须落实到行动上”的情况下,如果加方只是说几句“希望合作”的空话,恐怕很难打动北京。

中方态度与加方底牌的现实碰撞

从目前双方释放的信号来看,加拿大确实希望缓和紧张局势,但问题是,他们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

首先,加方最近对关税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新审视”,但这更像是政策纠偏,而非主动让步。

中方此前已明确,对于贸易反制措施,不排除取消的可能,但前提是加方必须撤销其歧视性做法。

换句话说,中国的立场不是模糊的,也不是看情绪变化的,而是清晰明确,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回应。

其次,有人认为加拿大可以通过能源合作来“换取”中方让步,比如扩大液化天然气出口。

但现实是,中国早已建立了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俄罗斯、中亚、中东等地的供应稳定而成熟,加拿大的替代性并不突出。

至于气候合作、绿色转型等议题,虽然在多边层面有一定共识,但它们很难直接撬动关税议题,这些合作属于长期框架内的通用话题,不具备短期内“解燃眉之急”的效力。

中方的底线一直没有变化,今年7月,王毅外长与阿南德在东盟会议期间的双边会谈上就曾明确指出,希望加方摒弃冷战思维,回归务实合作轨道,并强调“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只会加剧误判。

这不是外交辞令,这是在划清“谈判的边界”。

此外,中方也已多次重申,中加关系的恢复不是单方面的“善意展示”,而需要相互尊重、相向而行。

反制措施的设定是对行为的回应,不是对话的障碍,换句话说,问题的根源不在中国,解不开的结也不是中国打的。

如果加拿大此行只是做一个“姿态”,换几句场面话,试图以模糊表态换取消费性关税,恐怕会落空。

如果他们确实愿意在政策上作出调整,特别是在关税问题上主动纠正,那么中方也并非没有回应空间。

问题的关键在于加拿大是否已经准备好承担政治成本,迈出那一步。

加拿大这次主动走出第一步,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否真想解决问题,不看嘴上说了什么,要看手上做了什么。

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合作的大门敞开,前提是尊重与对等。

阿南德访华或许能带来一次对话的机会,但如果加方依旧想试图“边打边谈”,那这趟行程注定不会有实质结果。

贸易关系不是靠外交辞令维系的,而是靠政策落地、信任建立和利益对等维护的。

中加关系未来是否能重启,最终还得看加拿大愿不愿意拿出真正的诚意,而不是继续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徘徊不前。

参考资料

加拿大外长要访华,究竟能给中国什么?观察者网2025-09-2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收回成命   反制   加拿大   外长   关税   中方   中国   油菜籽   政策   美国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